出品/浪潮新消费
编辑/一町
2024,似乎是“停滞”的一年。
无论是职场个体,还是市场品牌,“苟住”成了主流叙事。但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始终有人拒绝温和地走入良夜,毅然进入市场的洪流。
“I aM Rooted, but I flow(我有根,但是我流动)”,IRis非常喜欢伍尔夫的这句话。“如果你每天都一成不变,即使一直在高点,也挺无聊的,但如果能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总会更有生命力。”
因此,在即将拿到宝洁十周年奖章时,她意识到了大企业面临的创新者的窘境,加入创业公司BabycaRe。在打通高管的副本后,她又在即将启动IPO进程之际,选择辞掉CMO职务,在艰难周期卖房创立了VPro。
“环境越差,越需要想办法做出一些改变和试错。”最近,浪潮新消费和VPro珀希妍创始人IRis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试图去挖掘,在这个更多人倾向于守成和蛰伏的时代,她还能不断前行的底层力量是什么。
VPro珀希妍创始人IRis
“世界上90%的工作都非常无聊,但我们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意义。如果没法找到其中的意义,可能就得认真考虑是否要继续了。”
而她之所以一直走在品牌的路上,是因为它总是围绕着对人性的洞察,做真实需求的变现和开发——“人永远是最复杂最有意思的”,况且总有新的形势变化出现。
于是,在洞察到护肤行业的高端化困境后,IRis跳出当前国货护肤品牌追求极致端平的思维,选择拔高垂直方向的长板,设立了“将院线级的技术降维应用到日常护肤中,给大家肉眼可见的变化”的品牌定位。
“这是个折叠的世界”,短短四个月时间,VPro从0起步,销售额快速突破了千万。
但她也坦言,理解和做到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在经历618断货、达人市场的剧烈波动等一系列不确定之后,她坦然地接受了——无序,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但“你始终得抱着随时准备调整的心态,而不是顺着水流一直往下走”。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我们和IRis聊了很多,从她在大厂的经历,到对个人发展的探索、对品牌创业的思考等等。
“这个世界没有两全之法,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希望IRis的思考能够有助于大家走出“停滞”的当下,找到新的活力。
浪潮新消费:最近你在播客中提到自己是INTJ,你小时候是个怎样性格和特质的人,在这15年的职业历程中,有哪些是被放大的,又有哪些被重塑了?
IRis:我其实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典型的INTJ。
大概五六年级的时候,身边的人还在看漫画,我就已经在读张爱玲了。到了初中,我开始看哲学书,因为喜欢这些在智力上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
性格方面,我也比较像男孩子。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摇滚乐,还经常从学校溜出去买打口碟。当时要好的朋友也基本都是男生,我还喜欢跟他们一起玩球。
后来在职场中,INTJ的性格特质确实帮到了我,尤其是爱做详尽的规划、有推进工作的欲望,但也有让我比较为难的地方,比如对人的感知相对较弱。当INTJ成为老板,可能会觉得“这些事情这么简单,为什么你们不会做”,下属就会非常痛苦。
所以,在这些性格的短板上我还需要不断修炼,包括提升自己的同理心、带团队以及表扬别人的能力。
在面临一些角色的转变时,也有一些是需要克服的。
当我从宝洁到BabycaRe,负责的是一个大中台的岗位,需要对接100多个品类和各种渠道,还得重新打造整个团队,就需要跟很多人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我之前一直都是内倾型的性格,面对这种情况我还是挺害怕的。
不过当你做出改变现状的选择时,其实是默认了接受一些调整。所以,在那段经历中,我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变成了“中央空调”。
当准备进入创业的阶段,我内心深处也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做职业经理人和创业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因为创业不像在大平台有很多依托,你一定会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很多之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现在要非常努力地去获取。
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实际经历这些冲击时,还是比较痛苦的。
浪潮新消费:北大毕业后,你在宝洁一呆就是十年。如果让你把这十年分为几个成长阶段,你会如何划分?
IRis:我大学毕业进入宝洁之后,头四年都在做洗护发产品。那段时间是个人进阶打怪的阶段,每天想着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强、怎样一个人做更多事情,这是第一个阶段。
到了第五年,我升职为跨境电商负责人。
宝洁是一个拥有近200年历史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非常多品牌,但很多还没有引入中国。那时跨境电商这种新业务模式出现,如何利用这个庞大的组织机器让很多事情能够发生,成了这个阶段的核心命题。
而且也算是脱离了之前洗护发动辄百亿生意规模的成熟体系,从天猫的0单开始,慢慢卖到1000、10000单,这是第二个阶段。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进入了宝洁的大中台。
那时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最早的电商都是在PC端的,仅仅一年的时间,阵地就转到了移动互联网,又出现了直播、种草的早期形态。所以我们算是站在风口浪尖,要教整条大船的人怎样掉头。
这个阶段我学习了如何调动组织,以及怎样在创新与维持规模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一个阶段,我坐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宝洁很重视组织和人才体系的搭建,而这家企业能够基业常青的核心原因就是每一代人都能传承公司的基因——它招收的99%都是应届毕业生,方便从零开始培养。
我当时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是担任品牌大学的校长。
想让一个刚毕业的小白在半年到一年内对手头上的业务非常熟练,再到让他们成长为管理者、业务负责人、一号位,到底需要提供怎样的培训和支持,这些内容其实是花了大量心思的。毕竟当时国内出现的无论是电商还是新媒体,国外都没有可借鉴的方法论。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就是在沉淀方法论以及学习如何输出的阶段。
浪潮新消费:你曾提到,职业的英文是Occupation,这个词最基础的中文意思是“占据”。是什么契机下,你开始思考工作之于个人的意义的?
IRis:我发现职业在英文里翻译成Occupation,源于我和家属在他职业最低谷时期的一段讨论。
如果你每天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整个人都会很有精气神。但如果这份工作让你没有成就感,即便它只占据生活里的一小部分,你也会有种生命力被吃掉的感觉。
当时我们意识到,之所以职业在英文里是Occupation而不是Job,是因为它占据了人的时间和身心。
职业不是天然具备意义的,世界上90%的工作都非常无聊,但我们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意义。
司机每天开车、牙医每天看别人的牙齿,这些工作听起来一点都不有趣,但有些人能从中不断获取正反馈,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意义感所在,比如稳定的收入、帮助他人的快乐、充分的社会认可等等。
但如果你没法找到其中的意义,就得重新发掘一下。
我之前面试过一个很优秀的女生,她告诉我,虽然现在的工作能赚钱,但产品不好,没有给世界创造太多价值,所以她觉得这份工作没有意义。
当她开始在内心拷问这些时,就应该思考是否该寻找一份更有意义的工作。这种意义是超出赚钱之外的,包括能够让她获得个人成长,或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实大家很清楚自己做的到底是个BullshIT job(狗屁工作)还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这很难骗自己。很多时候,当我们被KPI和老板的目标裹挟时,会深陷其中,只是觉得自己想要辞职,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认同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
浪潮新消费:你是如何探索到MaRketing这个方向的,它对你来说意义感体现在何处?
IRis:我比较幸运,当初报宝洁的时候,选的就是MaRketing方向。
今天的MaRketing工作相对来说更细分,但当年我们有机会接触到生意管理、产品开发、用户洞察,包括做内容和营销,算是一个全链路的工作。
所以这份工作比较多变,也会要求你一直追求新趋势,对于我这种比较“喜新厌旧”、也追求个人成长的人来说,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在好的环境下进入一个好的平台,又有机会接触新领域,确实有很多幸运的成分。
尽管现在MaRketing的工作环境不太好,大家都说品牌部要被撤裁,但本质上这份工作是围绕对人性的洞察,做真实需求的变现和开发。
不论工种怎样细分或变化,这都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俗话说“与人斗其乐无穷”,有大量的变化和可挖掘的东西。
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我对人性的理解够深了吗?其实也不够。况且总有各种各样的新内容形式出现,在人群触达的方式上就有很多可以探索的方向,不会那么重复和无聊。
浪潮新消费:确实会有很多新形式出现,但在现在的环境下,大家会倾向于一些更加保守的做法,继续延续之前的方式。
IRis:我反而觉得,环境越差,越需要想办法做出一些改变和试错。你会发现很多人都照着之前的路走,最后没成,所以环境差不是不做创新的借口。
以前的MaRketing往往在后期才被验证是否有用,甚至不需要被验证,因为这就是一种信仰。
但当大环境不好时,大家希望每一分钱花出去都能听到回响。所以对做MaRketing的人来说,今天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收益——到底哪些事情能够在短期内帮到品牌,同时从长期来看也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我们媒介的小伙伴在做一个投放决策时,我给他讲了个故事:有个醉汉在路灯底下的垃圾筒里找钥匙,警察问他为什么在这里找,他说因为这里光照着。
这非常像大公司的MaRketing干的事,因为只有这里能被衡量,我既能为公司的钱负责,也能交差。
但在今天的大环境下,继续这样做还能跑出来吗?
咱们生意小成这样,投放预算今天有明天没,你做的事到底有没有效,难道店铺的流量、销售结果看不出来吗?相比而言,那些有钱的公司,同时在发生100件事,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工作对生意结果到底有没有影响。
所以看起来生意很难、资金很少,反而控制了变量,能够在前期测试到底什么样的生意模型更高效。
我对他说,如果我给你所谓的豁免权,让你试两天,你敢不敢去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损失这几天的钱。
几天后,这个小伙伴告诉我爆了。而能够看到生意的变化,他们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浪潮新消费:有些人能成长为行业需要的专家,但有些人只能成为岗位的熟手。在你看来,有哪些做法或是思路决定了他们的走向?
IRis:熟手就是一直遵循行业的标准往前推进,没有试着去改变一些思路或制定一些标准,所以一直在做球员。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些突破口,带来额外的价值创造,抑或在新领域制定标准,就会慢慢变成裁判,这是熟手和专家之间最大的一个差别。
举个例子,一个投手一直在想怎样把ROI做到业内领先,他就只能成为熟练的投手。但假设他开始研究下一个行业风口是什么,就有可能变成新平台的专家。
媒介的小伙伴一直说我们抖音要招一个投手,但我告诉他,“这个平台已经成熟到这种程度了,你怎么卷也卷不过别人,直接用算法也没差太多,不如找个第三方。但小红书你研究过没有?其实还非常基础,也没什么人做。如果你现在花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小红书上的效果类投放,就比行业里大部分人更强了”。
所以一定要抱着找缝隙的心态,单纯的更勤奋、更卷,很难突破自己的天花板。你得做出价值创新的部分,才能来到行业的Next 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