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终于突破了1亿大关。这个出货量具有里程碑意义,印证了智能家居市场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全球最大消费科技市场,同时表明智能家居的落地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尽管机构统计数据各不相同,但是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超过1亿,同比增长率超过50%,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分地区来看,经过数年时间发展,美国巨头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终于开始慢慢被中国产商们追平。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亚马逊仍然是领导品牌,但其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33.7%下降到2019年的26.2%。谷歌以20.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二名,较2018年的25.9%也有所下降。
亚马逊和谷歌增速都没能跑赢市场,推动市场强劲增长的反倒是阿里、百度、小米这些来自中国的后起之秀。
《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在过去的一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2019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中国厂商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都以高速增长,摄取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并且中国三强阿里、百度和小米市场份额相加,也几乎和美国双雄亚马逊+谷歌的市场份额相等。
智能音箱市场的美国单边强权时代已经宣告落幕,开始过渡到中美势均力敌的对峙阶段。让人惊异的是,这种巨变从勃发到尘埃落定,也只过了短短两年时间。
从亚马逊开始
人工智能的载体应该是什么?手机、机器人还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在2010年新一波的人工智能产业化热潮兴起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们重视起来。
站在2014年的历史十字路口,亚马逊、谷歌和微软,都看到了语音交互技术的成熟,和为这项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找到合适载体的必要性。但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针对这一段过往,陆奇在采访时曾评价道:“微软和谷歌犯了同样的错误,即专注于手机和PC端的语音助手,而不是开发专门的新设备……亚马逊是AI的榜样。”
陆奇口中的“新设备”,就是Echo。2014年11月,亚马逊凭借Echo打开了美国市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人工智能最好的载体就是智能音箱。
基于对语音交互的应用和对家庭场景的切入,智能音箱比手机和PC端的语音助手更快地迎来了爆发期。如同2006年率先面向企业提供云服务,这一次亚马逊又走在了趋势的前面。
先发优势给亚马逊带来了长达两年的市场窗口期,这段时间内科技巨头们都在潜心研发、默默蓄力,因此亚马逊在市场上并没有遇到足够分量的挑战者,一时间Echo成为了智能音箱的代名词,直到Google Home发售。
谷歌AI能力够硬核
在Google Home发售之前,亚马逊Echo占据着智能音箱市场99%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2016年11月Google Home发售到2017年4月,不到半年时间内,谷歌就成功从亚马逊手中抢夺了23.8%的智能音箱市场份额。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Google Home相较于Echo更实惠的价格,和更优雅的设计固然功不可没,但Google Home比Echo更智能,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关键。
其实这并不符合常理,要知道在2016年底Google Home发售时,两年多时间内,亚马逊已经积累起了7000多项Alexa Skills(语音技能)。
可惜交互技能不是智能音箱“智能”的关键,AI能力才是。
在Echo发售前10个月,2014年1月,谷歌计划斥资4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Mind,谷歌收购这家公司的原因,是看中了他们的神经网络模型和深度学习算法。
凭借DeepMind先进的算法,在Google Home发售之前9个月,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举世震惊。
所以当谷歌将更先进的算法打造的语义分析能力,赋予智能音箱时,Google Home一出生就要比两岁多的大哥Echo要聪明的多。
国外调研机构Stone Temple对此做了专业研究,问了5000个常见的问题,谷歌可以回答68.1%的问题,明显领先于竞争对手,甚至达到了亚马逊Alexa的三倍。
智能问答的优势,成为Google Home在智能音箱市场中纵横睥睨的杀手锏。同时谷歌凭借更先进的AI技术,在智能音箱市场中从亚马逊那里虎口夺食,也为后来的新入场者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为它把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真正的带入了人工智能竞争的赛道。
阿里的“钞能力”
亚马逊让音箱有了语音交互的能力,谷歌让智能音箱走在真正的“人工智能”道路上,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加速智能音箱普及,让它走入寻常百姓家,为智能家居铺就道路。
在这一点上,中国厂商们作出了精彩的表现。
中国的智能音箱市场起步比美国晚,但其实并没有晚太多,2011年当亚马逊开始为智能音箱进行智能音箱立项时,聚熵智能联合创始人及CEO何永,成功组建了小智早期创始团队,2012年即开始为小智超级音箱的项目进行融资。
仅仅晚于Echo两个月,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音箱——小智超级音箱,在2015年1月正式发布。
而国内第一个入局智能音箱市场的巨头是京东,京东从2015年5月就开始接连不断的发布各种版本的叮咚音箱,但其核心的语音技术一直都由科大讯飞提供,叮咚音箱始终都没能在市场中掀起什么浪花。
中国市场的巨变,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
在2017年下半年,阿里、百度、小米三大巨头相继进入智能音箱市场,而真正引爆市场的,是阿里。在2017年“双十一”,天猫精灵X1在天猫商城促销,促销价99元,相当于发售价499元的零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的价格战,就此开启。
用“钞能力”重塑市场规则的天猫精灵,就像是恶狼闯入羊群,上线四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很快就消灭掉了小厂商们的市场杂音,其中也包括京东的叮咚。
靠降价一年内登顶,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浅雪声称:“并未感觉到智能音箱市场所谓的竞争。”
百度的“高科技”
其实竞争还是有的,毕竟打价格战,小米从来没有怕过谁。同时对于已经开始收缩战略版图,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百度来说,智能音箱市场也绝对不能再轻易放弃,关于这一点,当时李彦宏和陆奇完美达成共识。
从2017年双十一持续到2019年的价格战,让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两年多内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其中百度2019年依然能保持翻倍增长的增速,这一点殊为难得。而百度做到这一点靠的也不只是价格战,长远看,相较于阿里百度在智能音箱市场中的盈利压力都要大的多。
美国的亚马逊和谷歌与中国的阿里和百度,相似之处非常多,基本可以一一对应。所以和谷歌相似,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更显著一些。
自2010年成立自然语言处理部开始算起,百度浸入自然语言处理已经有近10年时间,其2017年推出的DuerOS开放平台,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拥有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先天优势。
在语音交互和视觉交互上,百度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非常显著。
小米“生态链”一骑绝尘
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中的季军——小米,显得有些过于突兀。
论赚钱能力,阿里的营业利润属于千亿级别,小米的营业利润勉强达到百亿级别,所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