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现金流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服务、进入新市场时,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创投机构,获得资本支持。
投融界作为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创投对接、融资沙龙活动,帮助创业者和创投机构顺利对接。每位参会的项目负责人都可以直接和创投机构嘉宾面对面交流,阐述项目现状,介绍项目优势,探讨无限未来。
宁波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德苗先生,正是在一次投融界举办的创投对接微路演活动中,与创投机构一拍即合,在搭上资本的顺风车后飞速发展,在两年时间内业绩翻了十倍。那么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在今天的故事里。
始于深圳扎根宁波,两年间产值增长数千万
宁波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林总先生是留德归国博士。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智能吸能防护材料解决方案,产品广泛适用于骑行防护、运动防护、军警防护、劳保防护等领域,远销欧美等专业市场。
(图片源自中聚新材料官网)
在与林总的交流中,投融界了解到,中聚新材料最初是在深圳成立的。在四年前搬到了宁波奉化区后,实现了飞速发展。“在19年的时候,我们的产品研发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量产。当时我们跟宁波奉化的招商办经历了漫长的接触,了解到奉化的营商环境、人才引进、政策服务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错;同时宁波在汽车领域是资源非常聚集的一个城市,整个产业链方面也跟我们的产品非常契合,于是就将公司搬来了这里。”林总说明了这个决策的整个过程。
通过投融界的精准对接,几支基金对林总的公司进行了深入尽调,最终,林总和其中一家达成合作,收获了对方注入的1000多万元资金。
“与投融界结缘是在一场由投融界主办的创投对接微路演活动上。”林总回忆道。那次活动聚集了20多家知名创投机构和奉化的创新创业企业,也使林总意识到通过外部融资,能够给企业成长带来跨越式的发展。
也正是在来了宁波之后,中聚新材料由原本500㎡的办公场地,10名员工,逐步发展为现在的6000㎡,50多名员工了。在外部资本和内部技术研发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聚新材料团队的创业初心——做智能吸能材料细分行业国产化领军企业,在BASF和D3O公司以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国产解决方案,正在逐步实现吸能得以逐步实现。公司的产值也实现了超过10倍的增长——由2021年的200万增长至2023年的2000多万,预计今年将达到4000万-5000万。应用领域也从个人防护领域,逐渐扩展到汽车内饰、汽车减震、儿童安全座椅、国防军警等领域。
25项核心专利,精英团队打造“小而美”企业
“我们刚到宁波的时候也是在打基础的阶段,花了很多时间去做技术的研发,客户的沉淀。”林总坦言,在内部管理完善之后,他希望做好这家“小而美”的公司,在细分赛道中做到前列。
产品技术上的突破离不开精英团队的力量。林总组建了一支由中科院、海归博士等一线研究机构精英组成的技术团队。该团队研发的ESPro®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材料,其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能力。ESPro®材料的特性,可将接受到的冲击能量90%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减震抗冲击的性能,同时兼具柔软性舒适性,是目前世界减震防护材料革命性发明,性能优于同类型产品。
“行业巨头很多,但像我们专注于做智能吸能材料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公司,在我们所应用的领域中,目前还没出现龙头企业。所以我可以说,我们的产品技术,即便跟一些上市公司去竞争,也是非常有优势的。我们的ESPro®材料在这两年的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国际展会上成功亮相,让海外客户能够直观、近距离地看到我们的产品。”林总自信地说道。
得益于其出色的产品矩阵和技术优势,中聚新材料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并被宁波市奉化区列为“一事一议”凤麓英才企业和“小而美”苗子企业。此外,该公司已成为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板的挂牌企业、也是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中聚新材料已拥有25项核心专利,并参与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
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林总坦言,希望能在奉化政府的帮助下,引进更多人才,做好人才贮备,精进团队。同时,下一轮融资正积极筹备中。此前接触过朋友介绍的资源,未来也希望能够继续在投融界举办的创投对接活动中接洽到合适的创投机构,成功合作。
正如林总所说,投融界举办的创投对接微路演活动,不仅为众多创新项目搭建了展示风采、寻求合作的璀璨舞台,更为创投机构与创业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合作的坚实桥梁。投融界见证了一个个潜力项目的精彩亮相,也感受到了创投市场对于像中聚新材料这样的创新企业的无限热情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