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没什么奇怪。
华为天才“太子”造车,也没什么奇怪。
怪的是,两者都有华为基因,结果却天差地别。
一个凭借和赛力斯的深度合作,推出问界系列,在造车界已经创出一片名堂;而另一个,也抢了一波眼球,但亮了相、收了定,现在却交不出车,口碑碎了一地。
如此天才也会失败,也恰恰说明了,造车,真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
说起曾经的华为天才“太子”——李一男,现在的人可能不大熟悉,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1990-2000年代,真的可以说是IT界的神话。
15岁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6岁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2000年离职创办港湾网络,和华为在光传输领域旗鼓相当……
单看这些头衔和履历,就已经足够惊艳,如果说当年的李一男在华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当做接班人来培养,那就更加让人叹服了。那个时候,“大嘴”余承东还不知道窝在华为那个角落里写代码呢。
不过,和很多年少成名的牛人一样,盛名之下,常常伴随着跌宕起伏。因为港湾网络和华为产生激烈竞争,任正非对他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变。再后来的剧情,大家想也能想得到,港湾网络很快成了华为的手下败将,被收编,李一男也重新回到华为,据说任老待他还不薄。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后来还是再次告别了华为,展开一段又一段的新旅程。
出任百度首席技术官、担任中国移动旗下12580CEO、2011年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到2015年,他选择时下最热的创业项目,智能电动车。
而正当大家翘首以盼,他能做出啥来的时候,剧情再一次出人意料。同年6月3日,李一男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原因是他利用母亲和妹夫的股票交易账户,不当获利508万元,同时他还让妹妹购买华中数控获利236多万元。
2017年9月28日,李一男的刑期终于敲定,被判处两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罚款750万元。
15岁惊艳学界,26岁登上人生巅峰,47岁锒铛入狱,电影都不一定能拍得出来的人生。
李一男把一个男人想要的,不想要的,能做,不能做的,都经历了一遍。
出狱后,李一男继续自己的智能电动车创业。
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踏板车、两轮车,而是正儿八经的智能电动汽车,于是有了本文开篇时的那一段。
李一男作为通信技术天才,其能力和成绩已经无需证明,可是在电动车这个行业,才不管你这些。因为,这个行业埋葬了太多的天才、富豪,也揭穿了无数的骗子。
他们的通信知识,或许没有李一男强,但若论财力、能力、胆色、经商,哪一点比李一男差?
不照样翻车?
即使是涉险过关,甚至已经上市的,依然没有高枕无忧,新势力的起起落落,就是典型的例子。
是的,造车就是这么实在,有没有料,很快就可以证明。
在特斯拉2014年免费公布电动车专利,国内诞生了不下百家的造车新势力。然而,短短的几年时候,又基本消失殆尽,硕果仅存的,还算有模有样的,十个手指就能数完。
为什么死得这么快?
其实就两个字:产能。
我们在以前关于电动车的分析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说过生产对于车企的重要性,也不止一次地强调生产是车企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要造出一辆车,不难,难的是大规模而且符合成本效益的造车,别看这只是“最后一公里”,但确实决定生死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走的的“一公里”。
可惜的是,依然有不少车企没有去重视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打算好好地生产汽车,只是玩弄PPT,骗财而已。
电动车棋局到今天,谁能够走下去,谁走不下去,大致可以看得出,那些没有生产能力的车企,是铁定走不下去的,因为行业不会给你时间,资本也不愿意给你时间慢慢耗。
李一男之所以交不出车,也是因为这一点。
其实,很多人在投资电动车的时候,容易忽略一点,你看中的公司,有没有造车资质?
先别说花钱买地、造厂房、买设备、请工人这些事,就是单单拿这个资质,就够呛的,因为汽车所涉及到的产业链,以及经济社会的利益太大,国家在审批资质的时候,自然是慎之又慎,不会随随便便地给资质,没有资质,只能打着别人的招牌做,李一男的电动车,打着的就是大乘汽车的牌子。
可问题是,如果是一家牛厂,人家为何不自己造,而要给你做嫁衣?
这是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道理,那些愿意把厂房拿给你造车的,基本都是些经营上做得不怎么样的公司,甚至就是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这些企业所积累的问题,一定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烫手山芋,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人才,没有过硬的管理手段,接手这些工厂,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如果哪家新势力还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清,啥也别说,避之大吉。
谈完李一男,再说说最近电动车行业被热议的话题,国补即将消失。
即使明年政策延续,但逐渐退坡是必然趋势。
别看只是一万几千的金额,一辆车的净利润大抵也就这个数,还要做得好才能拿到。事实上,绝大部分的车企,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根本到不了这个数。财大气粗者,一辆车赚7万,除了特斯拉,没有第二个。
少了这个补贴,车企们估计得慌了一批。
加上特斯拉这条鲶鱼,直接祭出降价这一个王炸,所有的车企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是跟,还是不跟?
跟,继续失血;不跟,还是失血。
都是大问题。不过,也有路线清奇的,比如迪王、埃安,仗着自己销量大,订单多,和特斯拉对着干,玩起了涨价这一招。
奏不奏效,先不说,但起码给了投资者不一样的答案。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对这个做法还是很大争议,原因是经济压力大,消费力本就不强,涨价很可能使不少人打消了购车念头,一致不看好。但现在,疫情管控放开,国家也好,企业也罢,全社会都转向全力拼经济,经济如果复苏得快,那消费力本身也会提振,涨价说不定会反而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然,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并不具备涨价条件,一来没有上规模的销量,二来也没有过硬的品牌和产品力,贸贸然让消费者多掏腰包而且还乐此不疲,肯定不现实,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变相降价的车企更多,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华为。
不管怎么样,国补消失这道坎,始终横亘在各个车企面前,扛过去,海阔天空,万一掉队,他日还想追上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寄希望于锂矿价格的下降,从而拉低电池成本,让自己成功避开这道坎,问题只是,他们问过锂矿厂没?
即将到来的2023年,车企们的肉搏战肯定会更加激烈,也肯定会有人闯出来,会有人掉队。李想在做出第一辆车的时候就说过,留给车企的时间窗口,只有三年。如果三年内,都无法在产品、品牌、技术、产能等关键环节形成过硬的实力,那以后再想跑出来,就是天方夜谈了。
这个观点,看来是无比的正确了。其实,现在不具备这些实力的车企,多的是,他们的发展路径,已经提前剧透了,只是看你愿不愿意相信,仅此而已。
电动车产业链,热闹了两年多后,开始回归理性。
现在的资本市场,绝不会再贸贸然相信诗和远方,更不可能看到你的PPT,就给你一堆钱。虽然最近港股新势力涨得凶,但其实不过是之前超跌后的反弹,回到他们的经营层面,依然问题重重。
这个时候,投资者同样需要去除浮躁,回归理性。
这个理性的根本点,就是销量,是业绩。
换句话说,直接说你一个月卖了多少辆,每辆车能赚多少钱,除了这个,别的我都不信,你也别给我整那一堆虚的。
国内电动车的销售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如果按照5%开始进入商业化,10%开始放量,那30%,基本就是高增长的分水岭,如果到50%,那基本就到了低速增长阶段了。虽然理论上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万不可低估汽车业的艰难程度。
真正走到最后的,必定是那些真正拥有过硬实力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