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7月14日 0

财经快报

财经快报

作者 | 蓝齐

出品 | 子弹财观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案例时常发生。

重庆永川一个小康家庭,先是丈夫被诊断出白血病,化疗、骨髓移植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存款,车、房也卖掉了。祸不单行,一年内,妻子又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原来略有盈余的幸福家庭开始举债度日,大儿子高中还未毕业,小儿子正上小学。由于发现时已是晚期,夫妻俩陆续去世,9岁的小儿子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大儿子南下打工,从此挑起生活的重担。

这样的案例让人心痛。究其本质,恐怕要归因于其家庭医疗类保险配置不全,未能提前建立起家庭资产的“防火墙”。

如何让更多中国家庭避免陷入类似的恶性循环?这是当下我国健康行业从业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居民“健康风险”需求升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数据显示,七十多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明显增加,尤其是2005年后,卫生总费用呈加速度增长趋势,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最近十年的增速更为明显。

《2010-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从约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7.23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3.71%。虽然增速喜人,但其实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占总GDP的5-6%,远低于9.9%的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现实不禁让社会各界都陷入思考:原因何在?如何缓解?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对“健康风险”的管理一向是重治病轻预防。“小病不就医,最后生生拖成大病”“宁花5万、10万甚至100万去治疗重病,也不愿意花几千元配置商业健康保险”的现象极为普遍。

虽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正在逐步提高报销范围,惠及更多人群,但还有一些大病必须涉及的药品和检查治疗费用尚未纳入医保范畴,且费用往往不低。这也意味着,假如居民被诊断出大病,家庭就必须要自己承担医保报销范畴之外的大笔开支。

财经快报

在此情境下,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性。不少家庭开始关注重疾健康险、百万医疗险等。不过这些商业健康保险在普及过程中的“卡点”格外明显,如人们对“保险”这件事的天然抵触心理;客观地讲,重疾险缴费时间长、总体费用高;商业类住院险费用高,且有限制条件。

以某保险公司为王女士一家配置的重疾险为例。王女士35周岁,先生38岁,孩子3岁,保额均设置为50万元,缴付年限为20年,对应的保费分别为11000元、12000元和8000元。这也意味着,王女士每年将为商业健康保险支付3万余元。

但王女士一家并非高资高收入家庭,面对这笔约占家庭年收入10%的开支,压力并不小。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其家庭开支还会继续攀升,压力值也会相应提升。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重疾险缴费期间,一旦断缴或退保,投保人将损失惨重。

由此来看,虽然重疾险被认为是家庭资产的一种“保全”方式,但其客观存在的局限性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这也进一步催生了普惠型重疾保险惠民保的出现与普及。

2、惠民保:保障升级、费用降级

惠民保每年仅需百元左右,便可享受百万医疗保障,香不香?在今天看来是“真香”,但惠民保产品从出现到火爆仍用了七年时间,而大范围的普及则是最近三年的事。

2015年惠民保在深圳落地,随后几年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底,全国将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此时,具有普惠性质的惠民保作为补充医疗的重要一环,由此得以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

财经快报

2021年6月,上海闵行的俞女士在小区电梯里看到“沪惠保”海报,抱着好奇扫描二维码,经过一番研究后,当天就给自己父母和公婆全部投保。

“我们一家四口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全部配置全了,但像老年人不能买重疾险,百万医疗限制又非常多,费用也不低。因为妈妈59周岁,2020年可以投百万医疗保险,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