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无疑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值得镌刻与铭记的一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2023年全年,预计总出口量将达480万辆,超越日本的430万辆,首次年度登顶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出口实现飞跃式发展,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强势拉动。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在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
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是无可争议的新兴势力。
成绩背后,中国车企全球拓展的过程,也遭遇着来自海外市场的诸多挑战。
2023年年初,土耳其对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提出加征40%的关税,而对其他国家征收10%的关税,年底,又提出“来自海外申报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必须额外获得许可文件才能进入”等附加条件;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盟情咨文时宣布,欧盟委员会正在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2月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从2024年开始,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中如果包含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将不再有资格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提供的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种种政策制约,预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暗礁丛生。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廖阳勇认为,欧美电动汽车市场由政策催生,政府对产业投资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各国政策都侧重于供应链安全和本国产业扶植。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性价比优势目前难以替代,但欧美将以短期内牺牲低端市场的代价,逐步建立由自贸伙伴组成的产业链。
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已不可避免。今年1月9日,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大型发达经济体在2024年将减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短期增长前景也在恶化;而2024年又是大选之年,全球70多个国家、超过42亿人口将在这一年举行选举,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主要经济体,选举结果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全球商业和市场格局。
全球经济下行叠加政治风险,2024年,中国车企将在海外市场迎来大考。
“老势力”瞄准东南亚
根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东南亚销售了75%的电动汽车,引领了东南亚的新能源转型。
在东南亚,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是最值得关注的四大主要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12月,汽车行业资深观察人士王洪浩前往泰国曼谷,参加第40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
他观察到,在参展的30多个汽车品牌中,中国电动车销量已持续领先。“泰国消费者现在已经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最为专业,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极具性价比,而且颇具品牌优势。在电动汽车领域,日系车和德系车已经无法与中国车企等量齐观。”
在中国品牌的带动下,本届泰国车展参展电动车订单首次超越燃油车。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泰国媒体《曼谷邮报》还发布报道称,中国新能源车企主导了此次车展。就连组委会主席KwanchAI Paphatphong也表示,展会上电动汽车板块最吸引参观者的三大品牌全部来自中国——分别是长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
中国车企在泰国布局,最早要追溯到十年前。
2012年,上汽集团联手泰国正大集团成立上汽正大,开始布局有“东方底特律”之称的泰国市场。2019年,上汽正大开始在泰国销售纯电车型,是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早的入局者之一。
2023年5月,上汽集团宣布,已开始在泰国建设新的能源工业园区,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
泰国之外,在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上汽则布局了通用五菱系列产品。2023年4月,上汽集团宣布,旗下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与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新项目投资谅解备忘录,将积极扩大在印尼投资,向当地市场导入更多新能源车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继上汽后,第二波出海东南亚的国产汽车品牌是长城汽车。
2020年2月,长城汽车从通用汽车手中收购了位于泰国罗勇府自由贸易区的生产工厂,并于2021年6月正式投产。该工厂的产线,不仅能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三种新能源车型的生产,还可以与传统燃油车型共线生产。
目前,长城汽车在东盟地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售后和信息技术,以满足东盟用户的需求。
在新势力车企中,哪吒汽车在东南亚发力迅猛。依托其布局在广西南宁的工厂区位优势,哪吒汽车从广州南沙港出口整车去往泰国。除了整车出口外,哪吒也把生产供应链转移到了东南亚,2023年3月10日,哪吒汽车泰国工厂正式开建。
2023年,也是比亚迪在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开疆拓土的元年。比亚迪在大马发布首款车型BYD ATTO 3后,短短10天就收到了1000多份订单。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真的卖得不错,有些顾客专程从Kluang(居銮,马来西亚柔佛州中部的一个市镇)来到吉隆坡比亚迪展厅订车,还有的顾客先从网上预订然后再从马六甲过来提车。BYD Atto 3应该是马来西亚卖得最好的电动汽车。”在吉隆坡做销售的SHiRley告诉霞光社比亚迪在马来西亚的畅销盛况。
比亚迪ATTO3。图源:比亚迪官网
“新势力”偏爱中东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致力于摆脱对石油产业依赖的中东各国,也在2023年频频下注中国新能源车企。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品牌在中东市场出口销量占比保持在10%左右,且在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保持快速增长。
2023年,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完成两次融资,两笔资金均来自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长城华冠和华人运通也分别与约旦、沙特达成数十亿美元合作协议;北汽新能源获得阿联酋本奥米尔集团的采购订单;极氪和小鹏则双双在创新之国以色列进行布局;中国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落户阿布扎比中阿产业园,这也是中东乃至全球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路跑牌照。
在迪拜环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做区域销售总监的Juno告诉霞光社,如今在迪拜上下班通勤路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辆车从自己身边‘嗖’地一下绝尘而去。在过去,这基本可断定是一辆兰博基尼等跑车;而现在可以大概率确定,这是一辆Made in CHina的电动汽车。
在拉美,墨西哥、巴西、智利等国家也吸引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纷至沓来、接连下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在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2023年中国对拉美市场的整车出口量有希望突破1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攀升到10%左右,出口量约为10万辆;在具体国家方面,巴西、墨西哥等购买力优势市场潜力较大。
在能源转型方面分外激进的澳大利亚,也正在迅速转向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澳大利亚超过 86% 的纯电动汽车来自于中国,在电动汽车类别中,中国制造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车企欧洲遇阻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必然给欧美传统汽车强国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因为对欧洲来说,汽车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023年的数据,共计1300万欧洲人(直接和间接)在汽车行业工作,占欧盟所有工作岗位的7%。瑞士银行分析师曾警告称,由于更具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兴起,西方汽车制造商将失去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到2030年,西方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将从81%下降到58%。
而如果欧洲汽车工业失去比较优势甚至面临淘汰,那么必然会给欧洲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困境与经济问题。
但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剧烈且迅疾。短短十余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竟然让拥有百年汽车工业基础的欧洲难以招架。
2021年,中国向欧洲出口了28.52万辆新能源汽车,2022年,这一数字增长为54.52万辆,分别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48.3%和48.7%;2023年前三季度,出口占比继续维持在48%以上。毕马威一位经济学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将占据欧洲市场15%的份额,实现出口飞跃式增长。
内部产业优势滑坡,外部后起之秀弯道超车。内外承压之下,2023年10月4日,欧盟正式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启动为期一年的反补贴调查,并且可能会在未来九个月内实施反补贴税等临时措施。调查将重点关注所有由中国制造、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不仅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车企,也包括特斯拉等在华生产的外资或合资品牌。
但是,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王洪浩告诉霞光社,法国、意大利两大汽车生产国在汽车品牌和价格定位上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较为接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