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老师
出品 | 子弹财经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在建国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前,其实一直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曾有一次不完整的人口调查,说中国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同胞”。
建国后7次的人口普查,既通过“大国点名”数清楚了中国的人口状况,也见证了新中国科技崛起的一段历史。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除了纸填笔誊以外,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当时的人口有6亿,数据统计靠古老的算盘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人口普查是在1964年,当时处理数据的是手摇计算机,只能做简单的四则运算、平方数等运算。
直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当时参与普查的29台计算机,其中8台是由我国自己买的,21台是联合国资助的。
到了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时,开始采用光电录入技术:
以往的普查,囿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其实并没有完全摆脱“纸面普查”的一些缺点,例如耗时长且难度大。
到了今年的“七人普”,普查内容更多了,为了保证普查信息的高效、准确,还有在防控疫情这个特殊的情况下,腾讯和企业微信为700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扛起了这次的智能化普查“大旗”。
1、从中标到上线,8个月的艰苦攻关
从大概67年前的纯靠算盘,到靠联合国“捐助计算机”实现数据库化,再到67年后人口普查的“上云”。很多专家表示,这次腾讯提供支撑的普查技术,是国家普查的技术变化,同时引领了国际上的技术进步,对全球统计工作来讲有跨时代的意义。
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正是腾讯攻克的几个困难,带来了这个“跨时代的统计革命”。
(1)767条审核规则
很多人对普查业务的理解比较简单,以为普查要把人和身份证号对起来就行,但其实这些是在不断变动的,例如新生儿和故去的老人无法及时更新在案。
普查存在窗口期,很多人在15天之内在多个地点出现,需要比对排重;另外,根据人口普查业务要求,腾讯云整理了767条审核规则,业务系统的开发一度大大超过了一开始的预期。
(2)必须让数据高速、快捷、安全
腾讯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介绍,由于人口普查数据的更新和查询是在不断交错的,腾讯云为此进行了双数据库设计(生产库、查询库),为了控制流程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内,技术团队配合政府做了大量的优化。
在普查中,隐私保护又是“生命线”,为了全流程保护国家信息安全不会泄露、不会被窃取,腾讯虽然有互联网巨头本身的安全经验打底,却还是在全链路加密上下了大量功夫。
(3)疫情下,要度过8个月的攻坚期
据王景田介绍,腾讯云是在2月19号中标的,但是当时正值疫情期间,为了攻克这个难关,好不容易找到了场地进行了开发。最忙碌的时候核心人员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甚至在十一前后,项目组也只轮休了三天,后来大家基本都把核心技术人员叫做“大熊猫”,也给予了他们大熊猫般的保护。
但最后攻克问题上线后,腾讯云承接了每秒10万并发请求量,每秒最高123万查询量,“大熊猫”们的努力,真的值得!
2、从计划到保障,700万人的庞大考验
为什么国家会把如此重要的项目交给腾讯?除了数据方面的能力外,国家也看中了腾讯的产品研发能力。
本次全国700万普查员,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任务分配和工作协同,并用企业微信上门摸排,同时普查对象也可以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
也就是说,在用户端,“七人普”通过企业微信和微信互通,保障了普查员和普查对象的交互,提高了普查整体效率。
首先,放眼望去,只有微信能承接十几亿人在线应用,只有企业微信能承接700万人的庞大组织。
但在这之前,全世界都没有哪个企业有700多万人的体量,所以根本也没有设计过一款给700万人企业用的办公产品。所以这次普查,相当于把普查员们看成一个700万员工的大企业,集中管理、学习及审核。
而管理700万人也并非易事,据三十多年前的论文中记载,1982年的普查有70万各级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109万普查指导员、518万普查员和862万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分子参加普查工作,当年光是召集培训、准备和统一考核就花了一年多。
本次的普查员培训,再也不需要像曾经那样把大家召集到考场进行考试了,只需要在腾讯的一个应用“乐享”中进行培训和考试,直接在线上触达到700万人进行全员培训,然后再进行随机抽考,据腾讯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在国庆前才陆续展开,距今也不过一个多月,相当于把普查的准备速度较多年前提升了10多倍。
其次,对于企业微信来说,解决了这个“700万人体量”的架构同时,还要保证录入、汇报及上传数据等问题没有差错,而且企业微信还要满足易用性。
所以企业微信也陆续在帮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普查员开发了在离线、弱网环境下填写等方式。
腾讯企业微信行业高级总监王琼介绍道,企业微信除了服务“七人普”以外还服务着千万企业,保障发新版本的时候让普查员的手机App和普查小程序能够顺畅稳定的使用,让“七人普”系统的优化真正在于无声处完成。
为了这些,很多企业微信的员工和腾讯云的“大熊猫”一样,也是白天完成日常工作,晚上对接普查。涉及到很多不同环境下的测试环节,还有每次综合做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