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7月9日 0

改变

改变

一位名叫格尔迪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异,但对父爱的表述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比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常常被形容为博大粗糙;母爱可以让孩子获得满足感,而父爱能让孩子找到方向感;可以说在东西方的文化中,父亲都在扮演“守护者”的角色。

借着父亲节的契机,想要和看到这篇文章的“父亲们”讨论一个屡被提及的话题

大多数90后在小时候都有过偷偷去网吧的经历,被爸爸抓到后免不了一顿“毒打”,可当越来越多的90后进入到为人父的年纪,同样面临着“儿童上网”的烦恼。

作为不善表达的中国式父亲,是否只有“管教”一种方式?

英国消费者委员会曾在一份报告中,将这个时代的儿童称为“屏幕一代”。

这样的形容不可谓不准确。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屏幕环绕的世界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电子产品在他们的童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有家长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习惯性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某个应用哄孩子开心,已然成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电子保姆”。

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后,这种习惯和依赖逐渐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网课,一面不得不为孩子购买手机、平板等产品满足他们上网课的需求,一面担心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直播打赏等不良行为。

亲子关系有着天然的“不平等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容易陷入过度控制的怪圈,可能只是听说别人家的孩子沉迷游戏,或者担心自家孩子犯同样的错,直接抹杀了孩子上网的欲望。而在孩子的认知中,家长的做法无疑过于霸道,进而产生一些逆反心理,不断加深亲子间的矛盾。

改变

英国消费者委员会曾在一份报告中,将这个时代的儿童称为“屏幕一代”。

这样的形容不可谓不准确。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屏幕环绕的世界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电子产品在他们的童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有家长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习惯性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某个应用哄孩子开心,已然成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电子保姆”。

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后,这种习惯和依赖逐渐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网课,一面不得不为孩子购买手机、平板等产品满足他们上网课的需求,一面担心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直播打赏等不良行为。

亲子关系有着天然的“不平等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容易陷入过度控制的怪圈,可能只是听说别人家的孩子沉迷游戏,或者担心自家孩子犯同样的错,直接抹杀了孩子上网的欲望。而在孩子的认知中,家长的做法无疑过于霸道,进而产生一些逆反心理,不断加深亲子间的矛盾。

大多数家长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尚不健全,自制力和自律程度不高,频繁接触互联网上的广告或游戏,俨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诸如未成年人给主播打赏、游戏充值、观看非适龄内容、信息泄露的报道屡见不鲜,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敏感心理也就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