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4年9月23日 0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20年前炙手可热的超市大卖场,10年前还在不断开设新店,如今却已是时代的眼泪,今年格外悲壮,关店的新闻屡见不鲜,1至9月上海关停的超市已高达40余家。

回顾近年来购物中心的超市业态发展,更迭极其明显,和购物中心定位高低乃至人气好坏关联不大,陷入泥沼的实体超市,近半数购物中心原有的超市都在退场,不同点在于高人气购物中心借机优化品牌组合、丰富业态体验并提升租金收益,而低人气项目则陷入出租难。

今年9月,世纪联华北斗星广场店、永辉超市三林新达汇、九亭金地广场和宝杨宝龙广场店,以及上蔬永辉普陀绿地缤纷城店5家超市先后宣布停业。

今年1-8月,停业的超市还包括位于七宝宝龙广场、周浦万达广场、松江印象城、宝山正大乐城、颛桥万达广场等多个门店,许多品牌纷纷关闭。

盒马X真如店搬迁至桃浦新店,卜蜂莲花旗下多家门店也纷纷贴出告示,宣称将进行内部改造。物美超市则只剩下了吴泾最后一家上海门店。

上海30年来团灭消失的各类连锁超市品牌多达20多个。最近5年,家乐福、永辉、华润万家等超市关停的上海门店总数更有上百家,导致近百座购物中心被动进行业态品牌组合调整。

另有50+独栋超市卖场改造为复合型的邻里生活中心。大于5千平方米的超市大卖场,上海最多的时候全市有二十多个品牌共200来家门店混战,如今门店仅存20%门店都不到,几乎仅剩下大润发和世纪联华的40来家门店。大型仓储式会员店数量则成倍增长。

受电商和消费降级大环境双重影响,上海购物中心内的超市业态正在迎来大变局:一方面,大卖场节节败退,几乎看不见了,依然坚挺的只剩下阿里系的大润发和百联旗下世纪联华;另一方面,以山姆、盒马鲜生、奥乐齐为代表的大型仓储会员店、中型生鲜超市、小型标超、折扣超市则在近2年时间内加速拓店。

据Mall星人统计,光今年上海停业的大中型超市就不下40家,去年全线溃败的家乐福、今年大幅收缩的永辉和华润万家,纷纷陷入关店潮。

今年上海新开待开的商场中,明确引入超市的只有37家,占63座商场的比重仅59%。当年只有上海来福士、美罗城等中小体量的都会型时尚购物中心不引入超市,而如今多家区域型购物中心也已不再引入超市。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而在2024新开/待开购物中心超市主力店中,盒马和奥乐齐门店数量明显多于其他超市,成为超市拓店的主力,其他还包括尚优、上蔬永辉、山姆会员店等。

盒马方面表示,近两年来,企业逆势增长势头强劲。刚刚过去的2023年,在全国新开鲜生门店65家,2024年还将新开70家,届时门店总数将突破400家。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尽管受网购冲击影响巨大,超市大卖场生存现状“有人欢喜有人忧”,上海八成购物中心还是将超市视作必不可少的主力业态。花大力气引进的大卖场退出后,仍想法设法保留超市业态但缩小为中型生鲜超市、小型标超乃至折扣超市。

而原本开业时未设置超市的购物中心也于今年引进了超市以提升客流。百联莘荟则全力打造5千平方米精品菜场。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2017-2021年,盒马鲜生替代了大量大卖场。2022年起,奥乐齐异军突起替代了诸多超市主力店。

如:长宁龙之梦时尚生活中心的家乐福撤退,超市主力店换成了盒马黑标店和奥乐齐;金桥太茂的G-SupeR绿地优选、长泰国际商业广场的明康汇均变成了盒马鲜生;宝山招商花园城的超市主力也均换成了奥乐齐。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购物中心的超市模式还能持续发展吗?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超市主力店处于洗牌中,或升级为全新的大卖场品牌,或被中型精品超市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升级后拥有2家及以上超市品牌,部分新超市并不位于原超市位置。

此外,一些商场的超市撤离后,原有位置打造了其他业态内容,最为常见的便是打造美食、运动等主题街区,多个购物中心取消超市,改设其他业态。

后续,Mall星人将针对这一现象单独成文,详细解读“购物中心超市退场后都有谁来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