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讯 / 手机数码 · 2024年1月16日 0

科技进展的终极目标:芯片制造

2021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整年,“缺芯&Rdquo;贯穿着始终。“缺芯&Rdquo;浪潮持续发酵下,“跨界造芯&Rdquo;也开始愈发吃香,不少媒体更是将“跨界造芯&Rdquo;列入半导体行业十大热词。今年无论是车企还是手机厂商,又或是互联网大厂都接二连三得扎进“造芯&Rdquo;赛道,甚至于连地产、家电、百货、水泥厂等企业也直接横跨到科技业开始造芯之路。

其实,早在2010年苹果发布 iphone 4明确向外界宣布自研处理器 a4后,“造芯&Rdquo;就已经不再是芯片公司的专场,谷歌、特斯拉、微软、百度、亚马逊、阿里巴巴等接连入局。今年,撇开地产、百货、水泥厂等实业企业,对于汽车、手机、互联网等大厂来说,虽然“造芯之路&Rdquo;九死一生,但不做就是“温水煮青蛙&Rdquo;。

在用户需求日益“刁钻&Rdquo;,“芯荒&Rdquo;还未解决的大背景下,“跨界造芯&Rdquo;似乎已蔚然成风。

车企:芯荒下的“绝地求生&Rdquo;

今年受芯片短缺影响较大的行业中,汽车行业毫无疑问是最广为人知的。从去年12月起,上汽大众、福特、通用、本田、现代、丰田等汽车巨头便相继爆出因芯片短缺停产或延迟生产的消息。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数据,截至12月19日,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已造成全球汽车减产1027.2万辆,预计全球2021年全年减产汽车1131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累计减产198.2万辆;预计今年全年减产214.8万辆。

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影响之严峻,几乎是波及全球,中国更是重灾区。拿小鹏汽车来说,其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忧愁从今年8月的“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Rdquo;,到12月的“谁能给我芯片 我就请他喝酒&Rdquo;。

饱受缺芯痛苦之下,车企也开始采取“自救&Rdquo;措施,纷纷加入“造芯&Rdquo;队伍。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超10家车企有了“造芯&Rdquo;新动态,主要分成联手芯片厂商和自研芯片两种。

其实车企造芯也不是从今年才有的,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早在2005年就组建了车规级芯片研发团队,因此在其他汽车企业缺芯缺到心慌张的时候,比亚迪却迎来了销量大涨。日前,比亚迪半导体还带来了成功自主研发出1200W功率器件驱动芯片BF1181的好消息。

手机厂:从ISP开启计算影像时代

在手机芯片行业,有一句话叫做“得芯者得天下&Rdquo;。今年手机厂商在造芯赛道也格外热闹,国产手机“四大厂&Rdquo;华米OV齐聚,vivo和OPPO首次推出自研芯片,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见证历史性时刻的一年。

今年小米推出了2款芯片,分别是3月的ISP芯片澎湃C1和12月的充电芯片澎湃P1;vivo则公布了第一颗自研ISP芯片 V1;OPPO推出首颗自研影响专用NPU芯片;华为海思也推出新一代的图像处理引擎越影ISP芯片。

从上图来看,手机厂切入芯片研发领域基本都是以自研为主,且着眼点大多在影像能力的提升。其中,vivo、小米、华为都推出了ISP芯片,虽然OPPO的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是NPU芯片,但其实也融合了ISP,是一个ISP+AI加速器的NPU。

互联网大厂:虚拟世界的尽头是芯片

除了车企和手机厂商外,今年互联网大厂也是扎堆造芯,试图通过自研芯片,希望从硬件层面实现自家软硬件紧密结合,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今年谷歌、亚马逊等国外巨头相继推出了自研芯片,而国内互联网大厂也士气十足,腾讯、百度、阿里等都推出了自研芯片,其中百度推出的是第2代自研AI芯片昆仑芯2;腾讯紫霄已经流片成功;阿里不仅推出了云芯片倚天710,其达摩院还宣布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DRAM的3D键合堆叠存算一体芯片。字节跳动和美团则是以投资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字节跳动3月曾称正组建相关团队,探索AI芯片领域,或许不久也将加入BAT队伍。

整体而言,芯片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芯片独立也不是一张嘴的事情,它需要人才、需要资本、需要时间,需要企业在看不见利润的前提下,依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进行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才有机会造出自主设计的芯片产品。

但对我国而言,企业跨界“造芯&Rdquo;对芯片行业发展也将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当前,国家对于芯片行业扶持力度日渐加强,再加上民间资本的踊跃投资,芯片行业也将加速发展,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玩家踏上“造芯&Rdquo;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