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外滩大会开源分论坛上,国内外优秀开源基金会项目代表、投资人和开源创业者共同探讨国际化的开源生态蓝图。
开源是一种技术开发模式,将源代码、设计文档等内容开放共享。目前,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已使用开源软件。
云原生可以提供更好的资源效率,在更少的服务器上运营相同数量的服务,高弹性、可用性也可带来更高的开发速度,降低风险。目前已有240多家开源的容器编排引擎Kubernetes服务商加入。
开源的分布式分析引擎Apache Kylin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Kyligence初创成员马洪宾分享了Kyligence共创国际化的开源生态的三种参与方式。从创立伊始,Kyligence就开始与跨国公司合作,包括与国际科技公司Intel、美团等团队商议了项目的定位和社区运作方式,并与国内外公司团队参与社区共创,共建跨国视野的开源生态。
一个好的开源项目,离不开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当前行业的痛点在哪。第一个在CNCF毕业的中国项目Harbor的项目维护者张晨宇介绍,Harbor瞄准了当时的行业痛点,提供了对云原生制品的存储和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的功能,满足企业对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
近年来,复杂尖端技术也迎来了众多优秀的开源项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旗下的密码学开源算法库铜锁项目创始人杨洋分享了复杂技术开源的经验。铜锁于2023年4月完成了由蚂蚁集团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捐赠,成为了基金会的孵化期项目。
企业作为开源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重要角色。蚂蚁集团开源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旭分享了蚂蚁集团的开源战略,以及开源在整个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开源项目的核心是开发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木兰开源社区ToC成员、开源社理事王伟分享了高校开源教育实践,培养新一代开源人才。王伟还分享了实验室主导研发的开源项目评价工具OpenRank。
论坛最后的圆桌环节使用了现场录播客的独特方式,科技播客《内核恐慌》主播Rio,与王伟老师,王旭,Keith以及OpenInfra foundation亚洲总监李昊阳等嘉宾,一起探讨了打造国际化的开源社区潜在的挑战,并分享可参考的实践方法。圆桌在人才体系培养、开源技术、企业参与开源的各个关键点层面都进行了多轮探讨推敲,有很多独特观点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