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提到代工厂,很容易就想到富士康、比亚迪、立讯精密。而作为脱胎于富士康集团的工业富联,也很容易被外界贴上“代工厂”的标签。
事实上,自成立之初工业富联就将发展方向放在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上。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对工业富联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导致其股价一直下跌。
仍未摆脱“低毛利”困境
10月30日,工业富联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2825.76亿元,同比增长0.96%;净利润88.05亿元,同比降低13.54%。
工业富联的营收在第三季度达到1059.22亿元,环比增长9.56%,较二季度增长32.31%。
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和经济恢复,工业富联业务恢复增长,净利润也有明显恢复。
然而,工业富联仍未摆脱“低毛利”困局,毛利率持续下降,股价长期徘徊。
工业富联近年营收总体停滞,股价低迷。市值与同行立讯精密形成鲜明对比。
重金投入智能化转型
工业富联通过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与客户布局,进行智能化转型。
工业富联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软硬整合”,研发投入巨大。
通过研发投入,工业富联在5G与AI技术等领域取得成绩,营造了工业互联网生态。
加码智能制造才是核心
工业富联智能化转型为持续开拓智能制造铺平道路。
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工业富联提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战略。
工业富联在智能制造领域投入巨大,建立了最完整的供应链和智能制造能力。
新的长期考验
智能制造领域巨头竞赛激烈,工业富联需经受长期考验。
阿里、小米、海尔等企业也加入智能制造领域竞争。
工业富联在智能制造领域面临挑战,需持续深耕。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