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里抛弃后,我国最早成立的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生鲜,可能要说再见了。 10月14日,《联商网》从易果生鲜多位前员工处得到证实,易果生鲜已进行破产重组。 10月13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易果生鲜(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云象供应链(上海云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鲜达(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于7月30日进入自愿破产重组。 易果生鲜旗下新加坡公司膳盟食品发布的截至今年6月底财报显示,所有与易果相关的个体(包括上述三家公司)欠集团的应收款项减去应付帐款共计约1320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562.64万元),其中来自上述三家公司的共为1240万新加坡元(约6164.91万元)。膳盟食品董事会认为,易果生鲜、云象供应链和安鲜达的破产重组会对集团的继续运作造成重大影响。 报道称,由于无法获取中国法庭的文件,膳盟食品董事会无法评估破产重组的影响,目前的信息仅来源于公共领域,并未说明重组计划的细节和理由。据了解,提交有关破产重组的债权人债权证明的截止日期是10月19日。针对经营问题,膳盟食品董事会已探讨解决各种途径,包括向投资者融资等措施等。 易果生鲜上一次引发舆论大范围关注,还是在今年年初。 今年1月,易果生鲜运营主体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上海长宁区法院冻结价值1029.72万人民币的股权和其它投资权益,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冻结期限自2020年1月14日至2023年1月13日。 对于此事,易果生鲜方面回应称,上述被冻结股权的案子主要是因为商务纠纷,涉及与供应商的货款支付问题,双方试图达成和解,正在走法律程序,不方便细说,而易果生鲜正在从面向个人消费者向企业客户转型。 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今年1月,易果生鲜的相关司法案件共有46件,其中不少案由都是买卖同纠纷。 而在去年12月,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4110223元。此外,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及其子公司我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也陷入多起买卖合同和服务合同纠纷。 去年12月11日,易果生鲜旗下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平台“我厨”官网和App均已暂停服务。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厨的运营主体为我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约917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销售自产产品等。公司由易果生鲜的运营主体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此外,除了我厨外,易果生鲜旗下物流平台安鲜达也被曝出解散消息。此前,有自媒体报道称,安鲜达或于2019年10月底已经开始“全面解散”,大量员工于双11前夕办理离职手续并积极寻找后路。 有疑似易果生鲜员工爆料称,已经连续两个月延迟发工资,“正常次月1号发,现在9月份的10月15发,10月份的11月30日发”。该人士表示,易果生鲜口头通知了延迟发工资的消息,并指出涉及公司整体,包括业务、运行、IT等部门。 对于“全面解散”的传闻,安鲜达回应称,安鲜达因战略方向调整,在内部组织架构方面正进行阶段性优化,相应造成的人员流动情况属正常的人事变动。截至2019年双11前夕,安鲜达已经初步调整完毕,安鲜达相关业务处于正常运作状态,并有多项新业务正在合作洽谈中。 此外,除了被曝出裁员、被列入被执行人,股权被冻结外,易果生鲜还被曝出过内部腐败等问题。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易果前生鲜采购总监葛某某因贪污腐败问题在2017年被上海经侦部门带走。 一名易果生鲜前员工沈厚(化名)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采购部门一个月收受70万的贿赂款,并不是每天干涉业务的风控部查到的,而是最后供应商自己举报的,这不是很荒唐吗?”。 易果生鲜的遭遇折射出生鲜电商行业的困境。除了易果生鲜外,迷你生鲜、妙生活、鲜来多、呆萝卜、吉及鲜等平台陆续陷落深渊,行业早已进入洗牌期。 2005年,中国首家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生鲜诞生。作为生鲜电商行业首个入场玩家,易果生鲜曾频频获得资本青睐。 自成立以来,易果生鲜先后完成7轮融资,2013-2016年间,阿里巴巴及旗下云锋基金共参与A、B、C三轮融资,且均为领投方,三轮累计投资金额达数亿美元。除了阿里外,2016年11月28日,易果生鲜又获得由苏宁投资集团领投的C+轮融资。 2017年8月,易果获得天猫3亿美元D轮融资,此后再无融资消息传出。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于早期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建设,资本扶持和流量红利,易果生鲜开始迅速发展。2013年,易果生鲜获得天猫超市生鲜运营权。在与阿里融合过程中,易果生鲜与天猫共同组建了冷链物流平台安鲜达以及上游供应链平台云象供应链。 而在获得苏宁投资后,在线上,易果生鲜成为苏鲜生核心供应商;在线下,易果生鲜成为苏宁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的供货商。 随着其在冷链物流、供应链等领域不断加深布局,2016年易果生鲜宣布由垂直电商转型为冷链物流+生鲜供应链+前台运营输出一体化的生鲜运营平台,并升级为易果集团。 在阿里的助力下,易果生鲜订单量获得巨大增长的同时,业绩也一路上升。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透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易果集团GMV达100亿,较2016财年披露的36亿元增长178%,彼时预计将在2018年实现盈利。 由于生鲜食品具有刚需、高频消费的特点,易果生鲜所处的生鲜行业是一直是各种新零售业态中的关键类目,甚至是核心类目。换句话说,解决好生鲜标准化程度低、损耗高,供应链难度大的问题,是新零售模式发展的关键,也是各大电商巨头争夺的关键。 金光磊曾在接受《联商网》专访时表示,如果将零售业比作是“后花园”,那么生鲜品类就是“桥头堡”。对于线上和线下,生鲜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引流和增强用户黏性的作用。处于先发优势的易果生鲜,彼时正是巨头的“心头好”。 不过,在生鲜电商入局者不断进行模式迭代、借助门店、前置仓推出小时达、分钟级配送时,易果生鲜仍停留在阿里生态体系流量内以及线上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易果生鲜的订单有九成来自天猫超市,呈现出高度的依赖性。 当O2O成为不少生鲜电商标配模式时,金光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曾在接受亿邦动力网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应该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去线下开店是个很传统的事情。如果易果生鲜的站点不仅承担配送的职能,还要承担零售服务和营销的功能,会对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现在很多生鲜电商在尝试做线下,易果生鲜更希望看看其他友商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和经验。 在2017年联商网大会上,对于企业发展定位,金光磊曾表示,易果生鲜核心业务是专注生鲜行业,希望通过经验积累帮助线下零售伙伴经营好门店,成为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 与易果生鲜采取中心仓(产品-仓库-用户)运营模式不同,2015年6月成立的盒马鲜生采取的前店后仓模式,缩短了配送链路,物流成本更低,从而降低了生鲜亏损率,同时加快了门店拓展速度。易果生鲜的线下合作主要是连锁便利店,合作门店承担商品存放的前置仓角色,但由于合作模式较为松散,易果物流、供应链、生鲜损耗成本难以有效降低。 此外,有行业说法称,天猫给安鲜达的投资专款被挪用云象供应链以及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云象与阿里大进口战略唱“对台戏”,直接导致了双方关系的恶化。而据36氪-未来消费报道,易果生鲜曾在2018年计划独立上市。 为了优化调整业务线,2018年12月24日,阿里宣布将天猫超市生鲜运营权转交给盒马。而就在此前,阿里宣布新组建天猫超市事业群,将淘鲜达从盒马业务体系中剥离出来,同时菜鸟将单独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对接、双线服务于天猫超市和菜鸟。 易果生鲜C端业务被斩截,由台前转入幕后,不得不向B端业务转型。不过,虽然转型B端,但是云象供应链、安鲜达冷链物流主要侧重于C端,在失去天猫超市生鲜运营权后,虽然阿里为云象供应链、安鲜达冷链物流在B端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入口,如继续为包括盒马、大润发、天猫超市生鲜、饿了么等提供供应链、冷链物流方面的支持,但易果B端业务仍旧高度依赖阿里,成为阿里生鲜布局中的一枚棋子。随着盒马不断成熟和完善,易果生鲜的所承接的业务或将越来越边缘化。 易果生鲜接连出现的被曝出裁员,被列入被执行人,冻结股权等事件,则是其B端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 生鲜零售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通过烧钱和补贴的方式,可以快速聚集起大量客户,规模也急剧扩大,尽管亏损扩大但成长迅速。 2019年以来,随着市场和资本的变化,中小生鲜电商平台频频暴雷、倒闭。谈到生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