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8月20日 0

多家知名企业或将进入恒生指数,但这仍不足够!

这几天,A股集体亢奋,港股也没闲着。

以7月2日~6日A股最亢奋的那3个交易日为例,恒指累积上涨近8%,在全部的1155只中资股(含H股、红筹股、中资民营股)中,上涨的达到739只,且上涨幅度惊人,三日成交额达3505港币,与港股通南下资金流入密切相关。

多家知名企业或将进入恒生指数,但这仍不足够!

7月8日,腾讯收涨超5%,市值5.19万亿,再创历史新高;美团点评收涨8%,股价达历史高位;小米大涨近9%,达到2018年9月以来高位。与此同时,美股的阿里、腾讯ADR、网易、京东均创下记录新高,并在7月9日反应在港股上,阿里巴巴一日涨超过10%。

涨幅大吗?大。

受益结束了吗?不,远远不够。

一、亢奋之下,纳入恒指早在预料之中

港股的亢奋,当然不仅仅是受A股的影响,对于小米、美团、阿里等公司来说,还受到一个重要刺激——被纳入恒指。

7月9日,恒指公司黄伟雄表示,留意到近年市场对科技创新股票的关注,以及对相关股票有较高期望,因此将会推出相关指数。

黄伟雄指出,平常的成份股选股需要有2年上市要求,以及市值够大,而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及小米集团三间同权不同权或第二上市公司因市值庞大,即使可能未满足上市时间要求,8月都可纳入成份股选股范围。

注意,这一段讲话中有两个主要信息点!

第一,随着中概股回归,恒指结构或将进入重塑阶段,相关股票进入恒指待选股。第二,恒生指数公司正在研究,推出科技创新股票相关指数。

这不仅仅是阿里、小米、美团的利好,也给了京东和网易投资者一针强心剂,对于还在“观望”的拼多多、携程、百度等剩余几十家中概股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为什么?

首先,说了一下纳入恒生指数。

从权重来看,目前港股已经不缺互联网巨头,按照恒生综合指数测算,互联网零售行业占比将由原本的2.4%增加至12.5%。对恒生指数进行测算,若考虑第二上市公司只计算香港股本、同股不同权公司只考虑同权部分、两者总权重不超过5%,单一公司占比不超过10%的限制,则互联网行业(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小米集团、京东、网易等)在恒生指数中的比重达到15%。

这一比例,对于恒指来说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是港股估值提升的催化剂,可以吸引更多全球资金流入香港。对于个股而言,也能够提高股票流通性,吸引主动及被动资金参与,比如腾讯。

不过,对于阿里巴巴、小米、美团这样的公司来说,被纳入恒指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早在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的时候,早就已经被投资者预料到了。

毕竟,恒生指数一共50只成分股中,目前代表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仅仅只有一个腾讯,往后登陆港交所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增加,恒生指数如果还不做出调整的话,那无疑就会进入畸形状态,无法真实反应市场状况。

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在官网上公布了一份咨询报告显示,91%的回复者支持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指数,93%支持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国企指数。同时,93%的结果支持第二上市公司纳入恒生指数,92%支持第二上市纳入国企指数。在同股不同权的情况下,为计算权重,一股多票的股份将被视为非流通股份。

很明显,2018年以来赴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包括后来二次赴港上市的公司已经获得了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相关龙头被纳入恒生指数是众望所归。

在“螳螂财经”看来,小米、美团、阿里被纳入恒生指数,并不是什么太让投资者惊讶的事,真正影响其大涨的,除了投资氛围、纳入恒指预期之外,还存在第三个原因——科技创新股票相关指数。

这正是黄伟雄表达的第二层意思。

二、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类指数?

如果有人参与了网易-S(9999.HK)的打新,就应该对6月10日的一个消息记忆犹新。在其第二个交易日收盘后,各大财经媒体纷纷推送一条消息,网易要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了。

多家知名企业或将进入恒生指数,但这仍不足够!

当日,港股打新群里一片沸腾,投资者以为网易被纳入恒生指数,将成为被动跟踪恒生指数基金的买入标的,同时也会成为港股通标的,A股的投资者们可以入场拉抬股价了。

可是,随即被打脸了。

恒生指数与恒生综合指数是不一样的,恒生指数只有50只成分股,而恒生综合指数的容量则是467只,后者市值可占港交所主板总市值的95%以上,两者含金量天差地别。

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恒生指数的局限性。截止7月9日,港股一共有2510只股票,总市值达64.5万亿港元。而恒生仅仅是一个窄基指数,一共只有50只成份股,总市值一共达22.8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35%左右。

占如此大比例的恒指成分股,大多却是一些金融地产股,多年调整十分微小,全靠腾讯、舜宇、瑞声这三家公司撑科技股的面子。与港交所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恒指别说体现对科技创新公司的扶持了,就连这几年改革的成果都没有反应出来。

常年混迹港A两地市场的人,应该能够发现一个细节,近些年恒生指数与上证50的走势越来越一致。上证50是一个以金融、地产、消费股为主的指数,截止7月9日收盘市值总计21.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26%左右,它们是中国被核心的资产,每当宏观环境偏差,机构不知道该买什么股票的股票收益高,或者采取稳健投资策略的时候,就喜欢一起抱团买这些资产。

多家知名企业或将进入恒生指数,但这仍不足够!

但是,大家都明白,尽管占比较大,但上证50并不能代表A股大盘,这也让人对恒生指数产生一些质疑。

就像是A股除了上证50之外,还有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等指数一样,港股也有许多其他的指数,比如前面说的恒生综合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等。就拿网易来说,上市就被纳入“资讯科技业”分类指数,但这同样是一个行业指数,且并不是那么严谨,与我们说的A股概念性分类差不多。

因此,恒生指数不仅迫切需要改变金融和地产这一尴尬事实,更应该解决科技公司的整体问题。

早在6月22日,恒生指数公司就推出了五项新指数,包括恒生沪深港中国500指数、恒生A股通中国300指数、恒生沪深港通中国新基建指数、恒生防御行业指数、恒生A股防御行业指数,这些指数的目的是与近年来港A两地的融合配套,为市场行情判断与投资做出指引。

但是,这远远不够。

就如上文所说的,科技创新类的股票在港股中的地位越来越大,而且是未来港交所改革,市场焕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更简单直接一点就是,恒生指数容量太小了,就像是想在“道琼斯指数”里孵化一个“纳斯达克指数”明显是不现实的,它应该编制一个专门针对科技类股票的强指数,让小米、美团、阿里、京东、网易之流不至于游历在主要股指之外。

这里,就是黄伟雄表达的真正意思,更是主要科技股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纳入“XXX”之下,明星科技股仍有巨大上攻空间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纳入恒指或者设立新的股指,真的如此重要吗?

这也正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地方。

对于港股,市场对于“纳入XXX”的敏感性主要来自于三个。第一,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第二,MSCI指数。第三、港股通。

它们的魅力在于,某一只股票一旦成为成分股,就会受到机构的配置,国际上不少大资金就是专门跟踪指数,买入所对应的股指期货,简单来说就是涌入的投资者变多了。

以恒指为例,一旦阿里巴巴纳入“同股不同权”和“第二上市”这两大类公司,这就意味着被动投资ETF基金可以对其进行跟踪,国际不少机构就会增持阿里巴巴-W,拉高它的股价,而普通投资者只要买ETF就能分享阿里巴巴的投资价值。

在国际市场上,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纳入MSCI指数,它的有名之处在于,欧洲大陆三分之二的基金经理在使用,而在北美和亚洲更有超过9成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以它为标的。除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影响力,凭借其可比性强,操作性强,指数结构优良的特性,它被绝大多数的全球性基金作为跟踪的标准。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成为全球被动投资者资产重配的风向标。

MSCI指数对港股的积极意义非常大,以时间最近的雅高控股过山车为例,就是一次经典的指数翻车大戏码。

2019年11月8日,MSCI明晟公司公布雅高控股获选MSCI中国指数,变动将在11月26日收市后生效。受此刺激,股价当日暴涨超过40%,不到一个月时间翻了三倍。11月21日,MSCI明晟公司宣布暂停纳入,于是一日暴跌98%,投资人疯狂跑路,从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