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8月12日 0

京东再次上市,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吗?

联商专栏:6月18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代码为“9618”,挂牌首日股价高开5.75%,美股和港股总市值超过7000亿港元,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第四位。

京东再次上市,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吗?

京东在港二次上市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京东也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吸引的最大内地赴港上市公司。二次上市既是京东的新起点,也是中概股回港浪潮的开始。

此次上市京东将获得约297.71亿港元资金,公司计划将资金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在港二次上市成功是京东近年业绩回暖的证明。

受新冠疫情影响,京东的高管未能到港交所现场敲锣,公司改为在北京亦庄总部举行“云敲锣”仪式庆祝二次上市。

在现场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共有12名高管,除了为外界所熟知的京东零售CEO徐雷、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与京东数科CEO陈强生外,还有京东云和AI总裁周伯文、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京东首席战略官寥建文等。

1、刘强东依然是老大

2020年,关于刘强东的新闻几乎全部是卸任。

京东“去刘强东”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底,当时刘强东卸任了物流、云计算、医药等相关公司的职务。

今年4月2日,刘强东卸任了京东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2020年的前4个月,刘强东就卸任了超过30家公司。

本次在香港上市,刘强东并没有出现,代替刘强东敲钟的,是京东零售CEO徐雷。他穿着深蓝色西装出席,与包括快递小哥、平台商家在内的六位合作伙伴共同“云敲锣”。

资料显示了京东的最新持股情况。其中,刘强东持股4.485亿股普通股,占股15.1%,投票权为78.4%。腾讯持股5.272亿股普通股,占股17.8%,为最大股东,投票权为4.6%。沃尔玛持股2.89亿股普通股,占股9.8%,投票权为2.5%。

在内部事务决策上,手握78%投票权的刘强东,依然是话事人。

今年以来,京东股价更是暴涨逾23%,市值净增121亿美元,按刘强东持股4.46亿股计算,刘强东身家净增37.24亿美元,折合289亿港元。

不过,据胡润百富,一季度末刘强东身家950亿元人民币,而3月31日以来,京东股价上涨了7.6%,相当于刘强东个人身家净增9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按胡润百富统计来看,刘强东目前身家或超1000亿元。

2、为什么要重回香港

2018年7月小米(小米集团-W 01810.HK)在香港上市,拉开了国内互联网企业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序幕。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则开启了在美IPO的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进程,随着本月网易与京东在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港上市进入了加速阶段。

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科技、消费类企业为主,共251家,总市值达1.7万亿美元左右。未来,更多在美首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可能会回归,香港是它们二次上市的潜在目的地之一。

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小米、阿里巴巴到京东,这些中国的高科技公司重回香港(未来甚至不排除登录A股),一方面是财务融资方面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在中国与美国不断发生各种摩擦的大环境背景之下,重回国内,也是“政治正确”的一种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京东二次上市能够实现股民、投资者、用户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统一。京东目前正处在战略转型阶段,过去两年间,京东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且无论在对内提升效率和对外服务输出上也初见成效。

除了京东商城板块已上市外,还有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三个子集团“独角兽”以及底层及技术板块的京东云。这几个子板块在今后几年内或将陆续IPO,此外还有京东投资的一大批创业公司,构成“泛京东系”外围壁垒。

3、京东需要新想象

今年5月19日是京东集团的第五个老员工日。沉寂了很久的刘强东给全员发了一封长信。

在信中,刘强东重新界定了京东的使命:“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从1998年成立,京东已经存在了22年。对电商行业来说,京东无疑是最佳模式。但是,22年来,京东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已经成长到了一个极限点。也就说,在自营商城型的电商模式之下,京东的发展极为单一。

做一个横向的对比,阿里从电商到支付,再到云计算,到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很显然其已经超越了电商本身,成为一个以核心关键技术为基础,搭载广泛共享、多元化业务生态的帝国型企业。

同样腾讯也是如此,在自身的主营业务上,涉足社交、游戏、支付,再以投资或者整合的形式关联娱乐、影视、电商等等业态模式。

但是,京东只有电商,而且只是电商,虽然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到了极致 ,但是太单一,一眼看到了头

由于缺乏新的业务,帝国的边界过于封闭和老化,京东在电商领域会越来越感受到“熵曾”,组织缺乏创意,缺乏新的拓展所带来的激情,组织增长越来越缓慢。

对外界来说,京东需要新的业务单元,需要新的增长前景和想像空间。对于内部来说,京东需要耗散,需要打破冗余,让组织冗余找到新的燃烧的“着火点”。

4、围绕“零售”这一核心

京东的核心优势,其实是零售。要注意,阿里并不是真正的零售,阿里只是平台,阿里本身不卖一件商品。但是,京东亲自操刀,卖很多很多的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来路正宗,让人放心。所以,京东的核心优势,更确切一些说是“让人放心的品质零售”。

围绕“零售”两个字做文章,构建零售领域的王者帝国。

一、多品牌战略。京东商城是一个中间品牌,京东已经完全可以开拓第二品牌,以新品牌聚焦于高端市场,打造奢侈品和进口商品的新零售领域。甚至可以以会员制形式排除中低端消费者。

开辟第三品牌,以微商、微店的形式聚焦长尾市场数量庞大的卖方和买方,让个体成为卖方,抗衡拼多多。在这个领域,京东似乎已经有所动作,京喜和芬香可以看成是京东的第三品牌,但是具体发展如何,要看京东内部的组织运营能力。

二、强化线下战略,大量收购、入股实体零售,甚至不排除自建线下实体商业。与国美的合作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京东需要补足线下体验的短板。

具体来说,当下的中国有很多地方性品牌的商超、百货以及购物中心。京东完全可以以某个区域为切入点,逐步渗入线下实体,实现线上线下彼此赋能。

甚至不排除在未来时机成熟,开发自有线下商业品牌。(比如说苏宁易购广场)

三、从某一个单品类不断切入,形成多元化、细分化的零售新物种。举例来说,盒马鲜生是生鲜品类的零售新物种,茑屋书店是图书品类的零售新物种,小米有品是家居生活品类的零售新物种。

京东需要开辟属于自己的零售新物种,将品类细分化,毛细血管化,在社区场景、办公写字楼场景、快捷便利场景(车站/机场等)等等场景之下,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京东零售新物种。

5、重回港股的二次机遇

徐雷是京东上市敲钟的致辞中表示:未来,京东将以二次上市为契机,持续围绕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改变社会面貌,与整个世界实现共生发展,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刘强东在5月份的信中也表示,三年多前我在集团的年会上喊出“技术、技术、技术”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嘲笑我们:怎么京东一个干苦活累活的公司想摇身一变去做高大上的技术了?我们的无人机、智慧供应链、云计算与AI业务等,都是为着这些目标而研发的。

实际上,近些年来京东一直坚持技术投入,以“技术为本”,京东的未来计划就是不断针对平台底层技术进行投入,帮助零售市场不断进行效率革命。从京东招股书中不难看出,此次回港募资净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能够实现股民、投资者、用户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提高市场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为其物流、数科、健康等板块研发弥补弹药。

很显然,下一个京东的二十年,会是围绕“技术立国”的二十年,让技术为零售赋能,是京东的第二次新机遇。

(文/联商专栏作者 老刀,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