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成绩单。
8月23日,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根据业绩数据,2022年Q2京东营收2676亿元,而此前市场预期为2616亿元。
另外从数据表现来看,京东第二季度数据也优于同期行业及同类公司。2022年Q2,京东营收同比增速为5.4%,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此外,2022年Q2京东经营净利润38亿元,去年同期为3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4亿元,去年同期为8亿元。
尤其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方面,2021年Q3、2021年Q4及2022年Q1,京东仍为亏损状态,分别为净亏损28亿元、52亿元、30亿元。这个Q2,也是京东连续三季度录得净亏损后的首个净利润,大有“止血”之迹。
对于这个成绩,京东CEO徐雷在财报中表示,“京东凭借极具韧性的商业模式,行业领先的供应链能力和高效的运营,在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中持续交付了稳健的季度业绩。”
但京东也并非没有忧虑。
其中尤其表现在用户增量上面。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808亿,而在上一年度——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319亿。粗算之下,增加了4890万,增速为9.2%。
但令人在意的是,根据2022年Q1财报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805亿。以此观之,2022年Q1与2022年Q2,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变化不大。
在雪球网站上,有用户疑惑道,“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理论上离天花板还很远,一直以来慢吞吞是什么原因?”对此,用户回复解释,“一二线人口+部分三线人口是京东客户,一二线人口不到4亿。”而且,“农村常住人口差不多5亿,京东在这里不能隔日达,时效和价格都没有优势。所以,用户天花板要比淘宝、拼多多小一些。”
对此,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也直言,“从财报数据看,京东的用户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个部分目前看只能通过下沉市场来获得。”
但京东的下沉市场,似乎已遭京东为“止血”而割弃。资料显示,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业务是近两年京东亏损的主要原因。根据财报,2021年,京东集团新业务全年亏损105.98亿元,2022年Q1和Q2新业务亏损也均超过20亿元。
于是2022年6月,在京东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后,京喜事业群被拆散。同时,京喜在微信生态中的“发现-购物”一级入口,也从原来的“京喜”变为“京东商城”。7月,刘强东在集团战略会上承认了京喜的失败,并要求京东高管“认真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虽然目前来看,京东似乎仍未放弃下沉市场。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徐雷就多次提到下沉市场,言及“下沉市场,我们还是要做宽用户的广度”,并且该战术“这些年也没有变化”,以及“下沉市场肯定还是我们用户增长的一个主力市场”。
但京喜被调整之后,京东将如何发力下沉市场,仍是未知数。
新业务的想象力似乎已经交到了即时零售手中。燃次元看到,在2022年Q2业绩报告中,多处笔墨提及京东618周年庆活动期间,“小时购”、京东到家的表现。比如,“京东的全渠道超市(京东超市)携手‘小时购’覆盖了超2.7万个品牌,超3.4万家实体门店,为全国近400个城市的消费者提供即时消费服务,助力超3万家合作门店的成交额实现同比增长超500%。”
在京东财报发布前夕,达达集团(DADA.US)也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并同时公布创始人蒯佳祺荣休,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先生升任达达集团总裁,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先生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此举也被视作达达与京东联系更紧,京东加力即时零售甚至外卖的前兆。
但正如财报电话会议上分析师所问,即时零售有机会成为京东新的增长点吗?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上市以来最低增速
京东交出了一份好看的二季报。
但这并不值得太高兴。因为拉长时间轴来看,Q2向来是京东业绩的高点。根据京东财报数据,2020年Q1、2020年Q2、2020年Q3、2020年Q4,京东营收分别为1462亿元、2011亿元、1742亿元、2243亿元。
2021年四个季度,京东营收则分别为2032亿元、2538亿元、2187亿元和2759亿元。
这个数据的起伏也与京东零售业务的收入波动一致。盖与营销节点有关,Q2期间为京东618周年庆活动期间。而根据京东在618周年庆期间发布数据,2022年京东618周年庆GMV为3793亿元,同比增10%。
回到财报来看,自2022年2月28日合并达达以来,达达业绩纳入京东,成为独立分部,此后京东业务便由京东零售、京东物流、达达、新业务四部分组成。其中京东零售向来是营收贡献的主力,根据2022年Q2财报,京东零售营收2415.57亿元,占京东总营收90.3%。
另外京东物流对收入贡献比为11.7%,而达达和新业务贡献比分别为0.9%和2.3%。
而从增速来看,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达达的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京东零售同比增长3.87%,京东物流同比增长20%,(鉴于去年同期达达未纳入京东财报,故不可比较)。而以京喜为主的新业务营收却同比减少10%。
而且达达和新业务也在亏损中。2022年Q2,达达亏损4.24亿元,以京喜为主的新业务亏损20.32亿元。
比起盈利水平,京东的增长空间遭遇到了更大挑战。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营收同比增长5.4%,虽然跑赢了同行,但据燃次元统计京东上市以来单季度的收入增速数据来看,在2021年之前,京东单季度的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在2021年一季度其同比增速更是高达39%。
然而,从2022年开始,京东单季度收入的增速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首次跌破20%为18%,在第二季度,该数据进一步萎缩至5.4%。
从细节来看,京东收入分为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大类。其中商品收入包括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和日用百货商品收入;服务收入包括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和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
而2022年Q2,占据营收大头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同比下降了0.1%。虽然只是很微小的收入减少,但对于历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京东来说,营收主力商品的收入不增反减的变化,还是让京东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
用户增长的瓶颈更加急迫。2022年二季度,京东年活跃用户数为5.808亿人,较一季度的5.805亿年活跃用户数据环比只增加了30万人,环比增速只有0.05%。
横向对比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量的环比增速为1.5%。与此同时,拼多多对应的年活跃买家体量为8.819亿。淘宝和天猫虽然在2021年6月后就没再公布单独的指标,据阿里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显示,阿里包括淘宝、天猫、闲鱼、淘特等多个平台在内的中国数字商家年活跃买家总数为10.03亿。
对于阿里和拼多多这两个年活跃买家数逼近10亿的大平台来说,年活跃买家数环比增速的比较已经不再具有特定意义。毕竟,已经逼近天花板的用户规模,只要没有发生大幅度的下滑,仍可以牢牢把握住业内龙头位置。
但对于年活跃用户数不到6亿的京东来说,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关键在于,京东的用户规模目前并没有庞大到能触及天花板,这意味着,京东与拼多多和阿里相差的数亿用户规模,实则是京东的增长空间。
只是下沉市场受挫的京东,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还难寻前路。
整体来看,虽然表面上,京东的营业收入水平、用户规模都在增长,利润水平也有所恢复,但增长的幅度都已放缓,甚至个别业务收入还出现了倒退趋势,对于如今的京东来说,为自己寻找到下一个增长点变得刻不容缓。
下沉市场失去的京喜
京喜曾是京东的“惊喜”。
2019年,京东将此前的社交拼购电商平台“京东拼购”更名为京喜,并明确定位为针对下沉市场的社交电商。以此,开启了下沉市场攻坚之路。
2020年1月12日,时任京东零售集团CEO的徐雷还在2019年度京东零售表彰大会上将“下沉新兴市场”列入京东2020年的三大“必赢”战役之一,并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希望在下沉新兴市场再造一个京东零售。”
到2020年底,京喜事业部升级为京喜事业群,并上线新成员京喜拼拼。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还亲自带队京喜事业群,可见重视。
此后,京喜也曾创造过惊喜,其中尤其表现在用户增长方面。比如京东集团在2020年财报中浓墨重彩地提及,“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719亿,全年净增了近1.1亿活跃用户,而超过80%的新增活跃用户是来自于下沉市场。”
到了2021年,京东也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约5.7亿,一年净增了近1亿,新增用户中的70%来自于下沉市场。”
但“惊喜”的背后是巨大的代价。
根据京东财报数据,2020年京东集团新业务全年亏损47.23亿元,2021年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