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7月8日 0

IPO财经积极向善

一座城市所拥有的便利店的数量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的夜经济越丰富,而以24小时熟食、咖啡供应为特色的便利店,为夜经济中的人们守候着最基本的温度。

过去的几年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便利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就有6750家便利店,北京有2380家便利店。一线城市之外,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甚至是四五线城市都出现了便利店开店潮。

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一个城市所承载的便利店容量也是有限的。疫情影响之下,一些便利店连锁品牌不得不面临裁员、关店的现实。据悉,近年来便利店连锁品牌711、便利蜂,连锁超市家乐福、沃尔玛均有关店动作。

多家品牌关店的背后,便利店的黄金时代正在消逝。面对关店、裁员、疫情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便利蜂等新兴连锁品牌也迎来更多的考验。

通报整改、裁员关店,便利蜂的“新故事”不丰满

近日,一则工信部发布的通报中再次出现便利店企业的身影。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报》信息显示,包括便利蜂在内的84款APP未按相关部门要求,对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作出整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工信部通报整改之外,便利蜂近来也因销售过期食品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天眼查APP显示,6月6日,北京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梦想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永旺商城东路店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行为罚款6万元。

IPO财经积极向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处罚发生一周前,天津蜂众商贸有限公司水竹花园店也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天津市红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为天津蜂众商贸有限公司分公司,后者由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便捷食品是便利店提升毛利率的关键点,与传统的超市相比,在货物的SKU数量与价格上,便利店并没有太多优势,便利店的核心价值一个是对SKU的精选,另外一个就是与冷食、熟食、热饮相关的服务。”某品牌便利店店主明航表示。“这里面的风险点就在于食品安全,这也是为什么便利店的管理会比超市更加严苛”。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便利蜂也在积极尝试用数字化技术去规避风险。比如去年3月份便利蜂上线了“AI安心码”,结合自动扫描和结算设备,可有效防止食品过期销售,同时实现产品溯源。便利蜂相关负责人曾表示,“AI安心码”已实现拦截过期食材率达100%。

颇有意思的是,便利蜂方面曾宣布在全国超过1800家门店使用“AI安心码”,但结合近期监管部门的处罚内容来看,所谓“安心码”并不能让消费者彻底安心。也就是说,便利蜂以算法、大数据技术搭建的驱动系统,可能仍然不能解决一些经营管理上的痛点。

虽然冠以数字化之名,但便利蜂也同样难逃关店的命运。

近期市面有传言称,受疫情以及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目前便利蜂关店数量可能达到了700家,更有传言便利蜂全国关店已达数千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并没有被便利蜂官方确认,便利蜂方面回应称,因疫情影响,确实关闭了少部分门店。

此前,便利蜂方面宣布万店计划:2023年在全国开1万家门店,二三线城市门店将占到一半以上。彼时,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称便利蜂曾表示:“已准备了充沛的资金,足够支撑开发1万家门店”。

与当时的豪言壮语相悖的是,便利蜂如今面临关店、裁员的现实。

根据多家媒体不完全报道的信息显示,从3月份开始,便利蜂就开始裁员。也有社交媒体用户表示自己被裁。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用户真实身份不明,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待核实,但综合关闭门店的情况来看,相关裁员的传闻就合乎情理了。事实上,便利蜂高级副总裁、运营CEO王紫曾表示,便利蜂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根据疫情影响,使一部分门店运营、供应链等暂时“静默”,以减少成本。

关店、裁员的背后,便利蜂可能不得不面对重资产扩张以及快速盈利的难题。

虽然便利店主打数字零售,以数字技术赋能便利店经营,但便利店其实仍然是个重资产的生意。

重资产意味着快速规模化的“速胜论”破产。一方面,重资产与规模化扩张的矛盾在于规模化的成本过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且单店盈利并不意味着规模盈利,一旦遭遇不可控因素,风险就可能会倍增。

便利蜂希望通过算法、数据来增加盈利的空间,同时希望达成,“更低的人力成本、更快的扩张速度、更标准化的店铺运营”。这样的策略下,前期虽然扩张很快,但扩张的质量却很低。

在扩张初期,由于融资资金还比较充裕,因此,并没有多大扩张压力,这一模式下便利蜂快速增长。对比三大日系便利店巨头7-ELEVEn、全家、罗森,便利蜂开店2000家只用了3年,而前者都用了15年以上的时间。

事实上,一旦行业发生变数,比如疫情影响,品牌快速扩张的动能就会丢失。说到底,还是因为新开店面还没来得及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型,现金流、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从融资的情况上来看,天眼查显示,便利蜂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20年5月,交易具体金额在亿级美元。三轮融资之后,去年7月市场一度传出便利蜂赴美IPO的消息,随后便再无音讯。这似乎从侧面表明,便利蜂可能面临着来自一级资本市场的融资压力。

一方面,从融资轮次上来看,便利蜂已经走到了创业阶段的尾声,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规模,而是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这可能意味着,便利蜂需要向投资人证明每一家店面都能带来实打实的利润。

另一方面,当下品牌登陆二级资本市场的时机不成熟,便利蜂也需要把便利店的“新故事”讲得更圆满、可信度更高。从频繁的处罚、关店、裁员来看,目前这个新故事,便利蜂讲得似乎并不如预期那样丰满。

便利店数字化,零售人效革命的“伪命题”?

关于便利店的数字化,便利蜂可能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数字化的结果不总是积极和正向的。部分行业中,可能会存在“过度数字化”的情况。

比如,便利店行业中,数字化带来的提升明显被“人为放大”了。数字化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数字化产生的价值,能否大于数字化的投入。

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毛利率比较高,且受技术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数字化能够直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典型比如互联网广告行业,毛利率足够高,且大数据、算法的应用使得广告投放更精准,因此数字化能够带来直接的生产效率提升。

对于大多数毛利率比较低的行业,数字化的价值更多在于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比如零售行业中的商超和便利店。换句话来说,数字化并不能真正改变零售业原有的结构成本,而是优化了部分成本结构,比如供应链、比如人效。

从成本结构上来看,房租、人力是影响便利店盈利水平的两大因素。

据《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职工薪酬和房租成本占据了近60%,而行业毛利率仅为25.8%,净利率也只有2.4%。

对比之下,房租成本属于不可控成本,降低的空间不大,而人力成本则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也就是说,便利店数字化的目的可能会是一场“零售人效革命”。

便利店的数字化,所能达到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对人力成本的压缩。或者说,像曾经的外卖平台一样,通过算法来对人力进行最大限度地压榨。目前来看,便利蜂的数字化,最直接的结果可能是对人力成本的极致压缩。据悉,数字化系统介入下,便利蜂可以整体将门店店员减少 1-2 人。

不过,在实用的服务型AI应用之前,所谓“人效革命”其实是个伪命题。

真正的人效革命不是成本的部分替代,而是技术应用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比如,网约车行业的人效革命其实是自动驾驶对网约车司机的替代。

便利店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成本结构改变?从目前无人超市的运营情况来看,似乎很难做到。

事实上,在被问到数字化的目标是否是无人化时,便利蜂集团总裁陈明曾对媒体表示,便利蜂门店不会完全无人化。也就是说在当下,便利店零售不会完全剥离人力成本。。

“为了更好地发挥店员的主观能动性,便利蜂就把繁琐的、可标准化的、精细的工作内容交给了系统。”便利蜂集团总裁陈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店员节省出来的大量工作时间就能用来做更好的服务,比如在待客方面,清洁卫生、效期检查、食品加工复热等需要灵活应对的工作,我们就可以让店员来实现。”

数字化系统的确降低了运营一家店面对店员人数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的质量就一定有所提升。

便利蜂的数字化,目的在于提高人效和降低运营成本,这样并没有错,但一昧地追求高效,和严苛的管理,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服务质量的下降。

一个意大利人开了一家工厂,工人们每天准时8点下班,但这个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