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电商 · 2024年2月18日 0

Uber、美团带领全球即时零售进入科技竞争赛道

不再需要出门走路或开车购买生活必须品,也不再需要等待几天的快递时间,从医药、宠物用品,到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满足所见即所得的即时性需求,当下全球的消费者逐渐习惯”外卖点一切”的生活购物。

在国内,以美团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在携万千实体迅猛切入即时零售新赛道。在国外,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及沃尔玛、克罗格这样的传统零售商,也正在加大投入探索即时零售业务。

这背后是消费习惯的改变—用户在商品消费时,对于履约确定性和即时性要求已大幅提高,”即买即得”正在成为新趋势。

在国外,对于即时零售的定义是”快速商务”(Quick Commerce),将接入的前置仓或者实体店称之为”暗店”(Dark-Store),履约时间大多控制在15分钟~30分钟左右。这种新型的模式,在疫情后得到了飞速发展。

国外市场调研机构Coresight Research认为,在即时需求驱动下,美国的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0~250亿美元,预计占据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10%~13%。

在中国,即时零售市场也有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显示,受疫情的影响,2020-2021年,中国即时零售年同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0%-100%,预测到2026年即时零售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招商证券研报的预测也基本相近,预计2025年我国即时零售的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

在这个全球万亿市场快速发展之时,即时零售在模式创新、资本市场、技术投入、运营管理、仓储履约等方面呈现哪些变化和特征?

一、消费变化与零售变革

根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 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分为”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两类。

主动变革一般出现在技术创新和竞争过程中,例如电商模式和收取会员费的仓储会员模式。

随着社会化物流的成熟,以及网络支付的普及,电商平台依靠长距物流,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商品供给。亚马逊、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均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零售商业模式变革。

除了”主动变革”之外,零售业的”被动变革”则来源于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变化,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创新属于此类。

麦肯锡研究认为,全球疫情推动了食品杂货等即时配送的大规模增长,从以前的30分钟 ~1小时配送时效,已快速升级为10分钟~15分钟。

Coresight Research于2021年10月18日进行的美国消费者调查发现,疫情是加速即时零售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推动消费者行为发生根本性、持久的变化。

在过去12个月中,近一半的受访者在网上购买了杂货商品,交货时间在在线杂货购物体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上述调查发现,在网上购买杂货的消费者中,近48%选择了快速送货服务,包括当天、一小时和15分钟/30分钟的服务。

二、全球零售行业的新旧动能转化

从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开始尝试第一家前置仓开始,即时零售从自营前置仓和仓店一体的前置仓模式进入行业视野,从传统零售商到新兴的创业公司,全球零售行业的新旧动能转化旋即开启。

即时零售的前置仓模式最早出现在2000年,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塞恩斯伯里(Sains burys)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暗店(Dark Store),通过城市前置仓模式向本地客户提供一小时以内的快速送货服务,这种超前的模式由于人气低下很快关闭。

但从2020年全球疫情开始,前置仓模式在国外卷土重来,包括乐购、全食、7-11在内的多家连锁零售巨头,都在着手建设前置仓,为消费者带去线上下单、线下就近配送的无接触购物体验。

连锁超市克罗格(Kroger)与科技公司Ocado合作,双方在2018年开始合作,通过建立名为”Zoom”的微型网格仓(micro-fulfillment sites)的小型自动化分拣仓库,在30分钟内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送达服务。

有”数字便利店”之称的美国前置仓新创企业Gopuff,入选CNBC 2020和2021年新经济颠覆者50强,被誉为后疫情时代中增速最快、革新经济的突破性公司之一。

自疫情以来,2019年至2021年Gopuff的用户规模从30万激增至260万,收入从2亿美元增长到接近10亿美元,2022年2月至4月期间,Gopuff的销售额更是大幅增长了172%。

国内市场同样如此,《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指出,即时零售从消费者线上下单到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配送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多数场景下可以实现30分钟内完成履约。

显然,疫情的影响让消费者重新审视购物过程中在效率、体验和价格三者的关系,效率重新排在了第一位,消费者需要更快的服务和更好的商品。

所以,我们能看到,包括Uber、Google、美团在内的新潮涌入,利用科技手段加速提高履约效率,尽可能压缩商品送达时效。

譬如Uber、美团奔跑在实体商铺里的外卖小哥,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送达的履约服务。再进一步,Google、美团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新型科技创新,正在将配送时效压缩到以秒计算。

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即时性消费的需求,全球的高科技公司和传统零售商纷纷加大投入,从仓店一体、自建前置仓的自营模式,以及平台模式进入即时零售领域,从高效履约、新型仓储模式和技术升级等维度加快了实体零售商的数字化进程和升级,同时加速与新型零售企业的融合。

从中美这两个全球最重要的零售市场的第三方调研数据来看,即时零售在全球的增长率将远超传统电商和实体零售,成为增长较快的商业模式。

二、全球零售行业的新旧动能转化

从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开始尝试第一家前置仓开始,即时零售从自营前置仓和仓店一体的前置仓模式进入行业视野,从传统零售商到新兴的创业公司,全球零售行业的新旧动能转化旋即开启。

即时零售的前置仓模式最早出现在2000年,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塞恩斯伯里(Sains burys)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暗店(Dark Store),通过城市前置仓模式向本地客户提供一小时以内的快速送货服务,这种超前的模式由于人气低下很快关闭。

但从2020年全球疫情开始,前置仓模式在国外卷土重来,包括乐购、全食、7-11在内的多家连锁零售巨头,都在着手建设前置仓,为消费者带去线上下单、线下就近配送的无接触购物体验。

连锁超市克罗格(Kroger)与科技公司Ocado合作,双方在2018年开始合作,通过建立名为”Zoom”的微型网格仓(micro-fulfillment sites)的小型自动化分拣仓库,在30分钟内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送达服务。

有”数字便利店”之称的美国前置仓新创企业Gopuff,入选CNBC 2020和2021年新经济颠覆者50强,被誉为后疫情时代中增速最快、革新经济的突破性公司之一。

自疫情以来,2019年至2021年Gopuff的用户规模从30万激增至260万,收入从2亿美元增长到接近10亿美元,2022年2月至4月期间,Gopuff的销售额更是大幅增长了172%。

招商证券研报的预测也基本相近,预计2025年我国即时零售的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

在这个全球万亿市场快速发展之时,即时零售在模式创新、资本市场、技术投入、运营管理、仓储履约等方面呈现哪些变化和特征?

一、消费变化与零售变革

根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 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分为”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两类。

主动变革一般出现在技术创新和竞争过程中,例如电商模式和收取会员费的仓储会员模式。

随着社会化物流的成熟,以及网络支付的普及,电商平台依靠长距物流,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商品供给。亚马逊、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均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零售商业模式变革。

除了”主动变革”之外,零售业的”被动变革”则来源于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变化,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创新属于此类。

麦肯锡研究认为,全球疫情推动了食品杂货等即时配送的大规模增长,从以前的30分钟 ~1小时配送时效,已快速升级为10分钟~15分钟。

Coresight Research于2021年10月18日进行的美国消费者调查发现,疫情是加速即时零售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推动消费者行为发生根本性、持久的变化。

在过去12个月中,近一半的受访者在网上购买了杂货商品,交货时间在在线杂货购物体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上述调查发现,在网上购买杂货的消费者中,近48%选择了快速送货服务,包括当天、一小时和15分钟/30分钟的服务。

国内市场同样如此,《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指出,即时零售从消费者线上下单到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配送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多数场景下可以实现30分钟内完成履约。

显然,疫情的影响让消费者重新审视购物过程中在效率、体验和价格三者的关系,效率重新排在了第一位,消费者需要更快的服务和更好的商品。

所以,我们能看到,包括Uber、Google、美团在内的新潮涌入,利用科技手段加速提高履约效率,尽可能压缩商品送达时效。

譬如Uber、美团奔跑在实体商铺里的外卖小哥,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送达的履约服务。再进一步,Google、美团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新型科技创新,正在将配送时效压缩到以秒计算。

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即时性消费的需求,全球的高科技公司和传统零售商纷纷加大投入,从仓店一体、自建前置仓的自营模式,以及平台模式进入即时零售领域,从高效履约、新型仓储模式和技术升级等维度加快了实体零售商的数字化进程和升级,同时加速与新型零售企业的融合。

从中美这两个全球最重要的零售市场的第三方调研数据来看,即时零售在全球的增长率将远超传统电商和实体零售,成为增长较快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