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 2024年4月16日 0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车企对车主合法拥有的车辆,进行远程锁车、锁电这种“怪象”,早在去年就被中消协特别“喊话”予以警示。

而在一年一度的杭州问题车展上,远程锁车、锁电问题又被网友和媒体曝出,一时间相关车企同样是“激情澎湃”地“怼”了回去,坚称没有做过这般操作。

实际上,车企远程锁车、锁电,看似各有各的理,但追溯相关案例却足见类似“乱象”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比锁车、锁电更“肆意”的,是越来越多车企在社交网络等平台未经车主同意,就“积极主动”曝光车辆各种行车数据甚至视频影像。

试问,车企们哪来的底气?如果不是媒体的冬测,而是普通车主驾驶的车辆,请问连开关门次数、空调制热、车窗升降等本应属于车主拥有的“数据隐私资产”都能实时被车企在云端监控,这与当年路透社报道的,特斯拉员工连汽车前“裸体男子”的影像都能看到,有何两样?

难道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之一的新能源车企,就不忌讳车主的隐私“被动裸奔”吗?

更可怕的是,车主“被动裸奔”的噩梦恐怕还不止这些。

智能化愈加发达,车企所能获取的行车数据等隐私以及云端实时监控的技术能力也是“与时俱进”的。

这在连马斯克都打算零利润销售特斯拉、国内车企甚至是买一台车能亏十几二十万的生存压力下,咨询机构的“指点”岂不正中车企创收的“下怀”?

而行车数据会怎么变现呢?只要想一下,你在社交软件上跟好友聊过什么内容,是不是不一会儿的功夫,你的短视频、电商购物等多个app就会推送你聊过的相关内容或商品?

这同样也是所谓车企可以借助行车数据等隐私进行商业化变现的路径所在。

只是,届时,不仅你的车内大屏会推送这些,连你与汽车绑定的手机上也会同步推送。

当然,这或许有些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车企和相关营销机构、互联网大厂的算法与生态构建能力,也可能太过悲观地将车企的形象过于“逐利化”。

但是,麦肯锡、埃森哲怕是没有哪家车企老板不敬畏、不相信、不认可吧?

你看,从锁车锁电到行车隐私曝光,再到数据变现驱动下的算法兴趣推荐,真是应了有些专家的观点——智能化时代,汽车不过就是行走的手机、电脑等信息终端,与代步、出行相比,可能作为行走的信息终端,更符合相关利益各方的庞大蓝图。

要不然,某拉耗巨资抢购英伟达芯片打造超算中心的投入,除了赚点智能驾驶的订阅或买断费外,岂不是亏了血本?

上述这一系列让车主的“被动裸奔”,从“前戏”奔赴到“高潮”的既有现象和即将上演的好戏,我们不妨具体拆解拆解,给车企提个醒,也给车主打个打个“预防针”。

锁吧、锁吧,不是“罪”

先上“吓人”猛料,再来“解锁”锁车锁电之“乱象”。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这个事件虽然发生在新势力起家的早期阶段,但对近两年仍然会因自己有理而将车主合法拥有的车辆进行远程锁车、锁电的车企,依然有“警钟长鸣”的典型意义。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对于这一事件,创业邦等媒体都予以“实锤”,而究竟这款车是不是半成品暂且不论,但黑屏、死机,特别是宕机后无法解锁、无法开车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今年杭州问题车展围绕多家车企远程锁车、锁电的新问题和翻旧账背后,难道车企真的不怕万一你锁的车因为也只有小孩或是有潜在恶性事件发生而卷入舆论漩涡甚至以身试法?

当然,车企对于车主在社交平台曝光的远程锁车问题,最智慧的解决策略便是:我没有、我不会、我不能……只是,车主和网友究竟应该相信“喊冤”的车主还是车企呢?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上图中车被“远程锁掉了”,是一位理想L9车主发布的视频截图,此事一度引发争议。以至于,连权威媒体《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都专门进行了采访调查报道。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这个回应看起来没毛病,但有意思的是,细读这篇南都的报道,理想汽车接下来的回应就比较值得“点个赞”了,因为,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理想汽车没有后台远程锁止车辆或锁止程序的功能。”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然而,就在南都上述报道发布前两天,“理想汽车法务部官微”中的说辞却似乎并未与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的回应相一致。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其法务部这条情况澄清微博内容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未经用户授权,理想汽车不会随意调取用户数据、进行远程锁止操作。”

那么,结合上述两种说法,到底理想汽车是不会随意远程锁车,还是没有远程锁车这个功能?这一点,还是值得网友细品。

当然,在远程锁车问题上,另一新势力小鹏,由于有经济纠纷这一理由,则直接了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对车辆进行了远程锁车。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而在“锁电”问题上,除了已被优胜劣汰的威马做过以外,小鹏汽车也被权威媒体予以曝光。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旗下“中国制造”公众号就援引澎湃新闻的报道称,“小鹏汽车遭到不少车主投诉称,自己的车在去年年末经过一次OTA(汽车远程升级)后,续航里程明显下降,怀疑小鹏汽车通过OTA的方式对车辆进行了‘锁电’,这些车主均是小鹏P7的首批用户。”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实际上,万事逃不开监管的“火眼金睛”。去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专门“喊话”——新能源车企存在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锁电”的问题。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然而,尽管监管喊话是要叫停,但多家车企频频被曝出的远程锁车锁电“乱象”,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所谓的用车风险或经济纠纷范畴。

从车辆远程控制技术的角度看,这不啻于车企对车主合法拥有车辆的“远程操控”行为。

而如果不是有合法的理由,这是不是可以视为来自车企的黑客般地“远程入侵”或“网络攻击”?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就指出,“从车联网动态监测情况看,网络攻击向车联网领域延伸。

实际上,如果车企不注重技术的提升和对低级错误的防范,因此也会导致颇有点“无厘头”车辆或车门被锁的情况发生。

车主隐私泄露的幕后黑手是谁

一位昵称为“路上的孤鹰”车主就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话说他本人把车停好,去店里办事。办完事出来准备开车回家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的电动汽车,车门无法打开(被反锁),无论怎么遥控都没反应!……隔着玻璃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爱车竟然正在‘全车OTA升级’,所以导致车辆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类似手机升级时无法使用一样)……”。

数据上云、视频外泄

隐私保护形容虚设

新能源汽车一大特点是,拥有网联能力,车辆多项数据会实时同步上传到车企的云端后台系统中。

而在去年底一场某汽车媒体的冬测活动,却让业界和车主、网友“炸了锅”。

以研究和报道汽车智能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智驾网”,便以《让我们如此裸奔的智能汽车,不要也罢》为题,指出“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陷在一种随时被车企窥探而没有约束的境地,如果这就是中国智能汽车未来发展的图景,我们宁愿回到机械汽车时代。这样的智能汽车,不要也罢。”

该媒体进一步认为,“被车企在第一时间抛出的证据,让我们看到了智能汽车一个更为严重的风险:这辆车的主人在车企面前几乎是赤裸的,毫无隐私可言。”

不仅是这家媒体,当时在社交平台上同样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智驾网进而总结道:“如果智能汽车不能成为我们可信任的伙伴,而是一个被无数摄像头和传统器24小时监视,却没有任何程序正义即可以被主机厂以自证清白的方式任意公之于众的非私有品,这说明我们在智能汽车的数据保护方面,丧失了基本的伦理。”

而引发这一争议的缘由,正是多家头部车企纷纷在微博等网络公共空间公开了车企们对参测车辆所获取的远程监测数据,数据维度之丰富、计算之精确,着实让人为私家车数据隐私感到担忧。

譬如,问界汽车当时公布的数据,甚至连车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