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被动破产重组风波的出现,再次为时下越来越热的造芯潮,敲响了警钟。
数据显示,2020年,芯片投资首次超过互联网,成为一级市场投资金额第一大赛道。
随着紫光集团被迫破产重组事件的发生,媒体和业界议论的话题再添新鲜素材。
7月9日,紫光集团发布消息称,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一时之间,紫光集团破产重组一事,瞬间引发外界关注,各种议论声音蜂拥而至。
自2013年到2019年这短短的6年时间里,紫光集团斥巨资收购二十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对展讯通讯、锐迪科微电子以及新华三等企业的收购。
然而,一贯的资本扩张策略,在迅速造就了紫光集团这一国内最大芯片产业集团的同时,同时也让其背上了大量债务——近2000亿,而这也正成为了紫光集团被动走向破产重组的终极理由。
或许对于整个国产半导体行业而言,适当的行业泡沫,意味着行业的繁荣,但如果大量的非专业人士涌入导致行业发展无序,这却是一件不值得提倡的事。
春风得意的时候,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最喜欢提的一句话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不求生前身后名。
然而如今看来,此前其一直在尝试通过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做大企业,而后再考虑将企业做强的发展策略,似乎正在被证明了并不是通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