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2024年3月25日 0

曾经无敌的机皇宣告终结:苹果在巅峰时期也无法与之匹敌!

来源:雷科技数码3C组

编辑:WallACE

小雷搜了一下之前写过的文章,发现原来早在2018年市场上就有消息存传出,三星可能会将旗下的顶级产线Galaxy Note系列“砍掉”,由其他产品取而代之。时间来到2020年前后,眼看三星的“革命性产品”折叠屏手机正式面世,这一传言也发生了变化: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依然逃不过被取代的命运,只不过取代它的产品变成了折叠屏手机,Galaxy Z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传言从未得到官方的认可,甚至三星还会出来否认说,“我们的Galaxy Note系列没有死”。然而,行动更能说明一切,2021年秋天的发布会中,我们见不到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的身影,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ilp3和Z Fold3成了最耀眼的明星。

时间来到2022年的3月1日,PhoneARena、9to5Google等媒体报道,三星高管在MWC2022活动上回答有关Galaxy Note机型未来的时候如此回应:“The Galaxy Note… will coMe out as ‘UltRa’.”

换言之,有关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的命运也终于尘埃落定,这个辉煌的、不可一世的产品序列,最后一代产品也最终定格在2020年8月5日。

不可一世的“安卓机皇”

说起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小雷相信那些熟悉、热爱智能手机的朋友一定对其历史如数家珍。自2011年初登场起,到2020年正式划上句号,小雷对三星Galaxy Note的评价只有一个:不可一世。曾几何时,我们口中谈及的“安卓机皇”称号其实就是指三星Galaxy Note系列,师出同门的三星Galaxy S系列哪怕实力同样强大,但在Note系列手机面前依然退让三分。

会有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在产品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在核心配置上,虽然说同年的三星Galaxy S系列手机和Galaxy Note系列手机基本会用同一款的旗舰芯片,但在存储、相机等硬件上Note系列总是会比S系列强一些。以同为2012年推出的三星Galaxy S3和三星Galaxy Note2为例,在采用相同芯片的情况下Note2的RAM要比S3翻一倍(2GBvs1GB),电池容量也要更加大。

在外观设计上,三星总是更加愿意把出色的外观设计放到Galaxy Note系列上,比如说“素皮”也就是塑料仿皮的设计由Galaxy Note3首发,同时划时代的“曲面屏”设计也是首次出现在和三星Galaxy Note4同年的Note Edge上。

最后就是价格了,不管你承不承认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统治地位”,但不可否定的是在官方定价上,Note系列的确要压过S系列。

综合以上,在三星内部Galaxy Note的“不可一世”是有目共睹的,所有的资源都向这条产线倾斜,所有的技术都在这条产线上首发,结合三星自身在手机圈内的强大实力,三星Galaxy Note系列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确有资格被称为“安卓机皇”。

不过它的“不可一世”还不只是体现在内部,在外部对抗iphone的斗争中,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表现也令一众安卓手机厂商望洋兴叹。

作为一款从一开始人民币售价就超过5000元的高端产品,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是全球市场中为数不多能够和iphone正面对抗、产品力接近的安卓手机。在销量上,三星Galaxy Note在前期的表现堪称惊艳,其中初代产品上市之初全球销量就突破千万,后面两代产品Galaxy Note2、Note3都是“千万俱乐部”的成员,以高端安卓手机的身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这也是三星Galaxy Note系列令人敬佩之处。

某些程度上,三星Galaxy Note系列能够大获成功和独特的产品特征有关,在乔布斯大肆宣扬“3.5英寸是智能手机屏幕的最佳尺寸”之时,三星Galaxy Note却意外地拿出了“大屏”和“生产力”这两个大招,意外地杀出了一条血路。但能够从iphone手中分得一杯羹并不足以说明三星Galaxy Note有多“牛X”,它的“牛X”之处在于,三星Galaxy Note的大屏战略竟然对市场王者iphone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至于苹果在后续的产品中不断增大屏幕尺寸,从一开始的3.5到后来的4英寸再到4.7英寸,甚至在iphone 6这一代推出了屏幕尺寸“高达”5.5英寸的PlUS系列,彻底打了乔布斯的脸。

而且,三星Galaxy Note的大屏攻势不只是影响到苹果,放眼整个智能手机圈,我们发现大多数的产品都有它的影子。在命名上,2013年前后涌现出一大批带有“Note”后缀的智能手机,同时这些手机在内部定位上位处更高端这一点,也和三星的战略高度一致;在产品上,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全面向大屏化进化,小屏手机基本被市场淘汰,这些屏幕尺寸普遍来到6英寸甚至7英寸的智能手机,某种意义上称得上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徒子徒孙”。

回顾这些辉煌历史,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为什么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在手机圈中有如此高的名望。简单来说,一款高价手机有着出色的销量,同时在产品创新层面成为行业的风向标,深刻地影响了行业的未来走向,这样的产品此前只有初代iphone做到,但在iphone之后就只有三星Galaxy Note了。

光是这两点,小雷认为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就无愧于“伟大”二字。

“UltRa”替代“Note”,凭什么?

最开始有关Note系列手机要取消的消息指出,三星当时考虑的是将S和Note两条产品线合并,从而减少内耗。另一方面Note系列手机销量出现下滑(主要是Note9、Note10这两代),也让高管动了集中资源做好S系列的念头。

但小雷觉得,这不一定是最优解,因为S系列手机的受众和Note系列还是比较不同的,相反2020年后推出的折叠屏Galaxy Z Fold系列,倒是在商务属性上和Note系列十分接近,这也是后期传言小雷觉得比较靠谱的原因:将Galaxy Z系列折叠屏作为Note系列的替代,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但如今,官方的定义又让小雷觉得备受打脸,在三星高管的想法中,原来替代Note系列的手机还是S系列,只不过更具体地指向了S系列中的“UltRa”机型。平心而论,三星Galaxy S UltRa系列手机,真的能接过Note系列的班吗?个人认为有些牵强。

先来说合理的地方,明显的是经过两三年的产品调整,我们发现UltRa系列手机在定位上的确要比常规的S系列手机高一档,以最新发布的S22系列为例,S22 UltRa无论是屏幕素质还是影像能力还是周边功能支持均要比常规版本强上一截,同时售价也常规版本相差30%以上。

至少在Galaxy S产线内部,是已经形成了一套等级分明层级制度,UltRa后缀的手机尽管共享着S+数字的迭代命名的,但从综合产品素质来看,的确要比常规S系列手机高出一档。

然而,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的确UltRa后缀的S系列手机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本质上他们依然是隶属于S序列的产品,小雷认为UltRa手机无法取代“Note”系列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手机之间的定位并没有根本差异,只不过是同一种属性产品之间的优劣之分罢了。

Note系列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Note”,配置上的提升只是表面,根本原因是产品定位、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的特殊化。比如说最大的差异点“S-Pen”,三星在推出Galaxy Note系列手机之处就已经为其构思了一套完整的“需求-痛点-应用-解决”闭环,旨在让商务人士在一些需要用手机处理事务的场合,能够有超越手指触摸的精度。

当然,三星Galaxy Sxx UltRa手机也可以通过选配S-Pen来向Note系列手机靠近,但在手写笔收纳舱、软件的优化适配等细节上,三星Sxx UltRa手机几乎不能做得和Note系列一样好,这是一种先天的缺陷,是产品核心理念上、出发点的差异所在。

其实,争论到底谁才是三星Galaxy Note手机的最好继承人又有什么意义?无论是UltRa后缀手机也好,折叠屏也罢,他们本质上都不是Galaxy Note,而且也不想成为Galaxy Note。

说到底还是那句,“大人,时代变了”。

“Note”的成功几乎不可能复制

随着Galaxy Note系列手机的命运盖棺定论,小雷不得不感叹一句“时也命也”。关于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为何消亡的讨论有很多,原因不外乎强敌竞争、定位模糊云云,小雷这里就不再复述了,过去几年我们这类的文章已经写了不少。

小雷想讨论的是,三星还能再复制一个“Note”系列,重现当年叫板苹果、火拼iphone的辉煌吗?

难,很难。

从行业的大环境考虑,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早已不是10年前,Galaxy Note手机诞生的那年全球手机市场仍在从功能机过渡至智能机,高端消费人群可选项不多,iphone也没有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环境下,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确可以凭借出色的综合实力和差异化的定位来竞争市场份额,甚至和苹果“平分天下”。

但现在呢?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高端市场中iphone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将自身和竞争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哪怕三星拿出折叠屏手机这样的“大招”,也只能在一些细分领域吃到些少残羹剩菜,和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早已失位。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年Galaxy Note手机的崛起离不开绝佳的时代机会,然而今非昔比,没了风口哪怕这只猪自己会飞,也注定飞不高、飞不远。

而在产品层面,硬件的同质化在短期内几乎不可逆转,虽然三星依然在积极探索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屏技术、超高像素传感器等技术,但从结果来看这些所谓的“创新”并不能让三星自家的新品彻底拉开和竞品的差距,甚至给不了太多消费者选购三星的信心。

这样的困境并不只有三星需要面对,不论是中国手机厂商还是苹果,都不得不面对同质化带来的竞争难题。更极端的做法是,如苹果小米等已经开始“另谋出路”,既然智能手机“卷无可卷”,那么另觅出路,去探索智能汽车等新赛道,也未尝不是一个新技术。

而从三星自己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业务横跨全球且渗透至多个领域的庞大集团,任何赛道都不可能是“毕生事业”,当初做手机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