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2024年1月20日 0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如果说最近逐渐凉凉的”币圈”尚存有一丝”余温”的话,那可能就要归功于徐明星了。相比于半年前行业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现在区块链行业里依旧在”抛头露面”的,似乎只剩下了徐明星一人。

题记

昨日,被媒体连续”暴击”的徐明星,暴怒之下连发两条朋友圈,直指区块链行业自媒体无德,指名道姓的写黑稿,并捏造散布虚构的事实,同时配了一条链接,题为《追踪徐明星》。显然,这篇来自一家名为”区块链Truth”自媒体的”黑稿”,是点燃徐明星怒火的导火索。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此事发生不久,也有很多媒体站出来为徐明星打抱不平,并表示:”当黑徐明星成为爆款选题和商业模式,有一个贺树龙带着真相单方取证全网发稿彰显实力,所谓媒体区块链Truth还剩多少底裤?”(注:文中的贺树龙为自媒体”区块链Truth”的主笔)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浑浊的币圈,真假难辨,事情的原委真相究竟如何?区块链的Truth究竟在哪里?

一、假如我有1.2亿,我不会选择炒币

昨天,网上疯传《追踪徐明星》一文,声称一名为”王静”的重庆姑娘,由于在数字货币平台OKEx进行数字货币交易,亏损高达1.2亿。

该新闻一出,网友纷纷调侃表示:”亏1.2亿,这种智商也能有1.2亿,让我情何以堪。”也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称:”八成是花钱雇佣的”。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我们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我们只需要依据常理做一个推断:”假如我有1.2亿,我会做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不会选择去炒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热度在急速下降,早已不是年初的一派热闹景象。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方死亡、大批媒体了退出舞台,原本门庭若市的交易所或被关停、或被取缔,可以说整个行业是一片萧瑟景象。

在这个时候,依然有人”斥资”1.2亿进入币圈,还是个重庆的小姑娘,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我们可以做两个层面的推断,首先如果此事为真:

那么在这个时候,依然选择活跃于币圈的”投资者”,去选择炒币,甚至去选择做合约交易,我相信不是为了什么”比特币信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既然是为了赚钱,那么赔钱了什么的,也应当在事先的考虑范围之内,选择在熊市入场,企图”抄底”也应当为自己的投资决策失误来买单。

其次,如果此事为媒体虚假报道,(这一点微博上也有很多网友提出质疑,表示该条新闻”编”的太有水平了)那么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币圈媒体”的生存现状——缺乏素材,内容创作难以为继。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自打币圈进入熊市以来,占据头条的新闻永远离不开一个主人公——徐明星。从《围堵徐明星》到《追踪徐明星》,似乎,徐明星一直担任着行业”热点”来源的重任。

昨日币圈流传的《追踪徐明星》一文,出自一家名为”区块链Truth”的自媒体,该自媒体的主笔名为贺树龙,在微信群聊里直言:写行业应用的阅读量不高,追一下热点效果好,要平衡一下。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实际上,年初涌现的上千家区块链自媒体,大多本不是什么新闻从业者,为了借助区块链这个风口,选择了门槛最低的”媒体”行业,开一个公众号,便算是上了区块链这艘大船。

很多自媒体从业者,因为技术难度小、准入门槛低、规范约束少等”先天劣势”,行业发展中的泡沫已然逐渐浮现,一些账号执迷于博取关注而导致低俗内容泛滥,鲜有亮眼之作。一些公号写手化身”剪刀手””搬运工”,内容创作沦为”流水线生产”。甚至一些自媒体人一切向”钱”看,导致”黑稿”不断,行业风气混乱。

“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的生存法门,是能够支撑媒体行业发展的心跳,说到底,传媒行业是信息服务行业,内容既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味地寻找所谓”爆点”,追求吸引眼球,最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实际上,根据马耳他的OKEx平台客服人员表示,根据后台的交易数据显示,所谓重庆姑娘亏损1.2亿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实为媒体恶意虚构热点,维系生存的伎俩罢了。

这位”拥有1.2亿的重庆小姑娘”,不吃不喝这辈子也够了,有必要再来币圈趟这趟浑水吗?也难怪徐明星在朋友圈怒骂:”1.2亿都亏损完的时候,才知道平台很黑吗?”

二、恨他,为何不去告他?

最近关注区块链行业的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别无选择的关注着”徐明星”这三个字,而与徐明星同频次出现的还有三个字——”维权者”。

充满戏剧性一幕是:币圈的维权者正在和徐明星之间上演着”拉锯战”,而且类似的情节最近在频频上演。

“原本是江西农民,家有一亩多地,种着棉花和水稻,此刻原本应该在家里收割晚稻,但9月上旬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一切。”这是57岁冯姓老人”替子维权”的故事。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此图更换为 “拿头装工作人员后躺地上”的视频)

“原本工作稳定和家庭美满,毕业后几年攒下100万的积蓄。买了合约以后赶上爆仓,后又打了水漂。眼下妻子马上到了预产期。”这是”抱着试一试心态买比特币”后”无法面对妻子”的故事。

再加上上文我们提到”亏损1.2亿的重庆小姑娘”的故事,三场闻者伤心、见着落泪的感人戏码,足以让整个币圈媒体兴奋许久,或者说”多活”许久。

实际上,我们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逻辑闭环:既然如此之恨,为何不去告他?难不成是恨之深、爱之切?

合法的诉求应该通过公检法等合理的法律部门来表达,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国策下,司法保障者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既然有人声称被骗,那为何无法得到司法部门的保护,何至于要上演”肉搏”维权的戏份?

可能有人会讲法律专业性的问题,实际上动辄赔掉1.2亿的人,会没有钱请一个律师吗?这点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和价值。

究竟是他们不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还是法律根本不承认他们诉求的合法性?

前不久有媒体曝光称”某区法院已经有了对于代币的民事判决,这充分说明我国法律保护虚拟货币的投资。”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进程的完善,原来的”立案庭”已经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对于案子真实的是非曲直也不做评价,只是看程序上是否准备好了相应的材料。法律允许,只是赋予”诉权”的权利,而不是”胜诉”。

道理很简单,某人到法院告特定被告人张三欠债,法院看到有打款记录和口头约定,当即立案,这就是确保了当事人的诉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官会支持某人的诉讼请求。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搞的币圈乌烟瘴气的这群”维权者”,在法律上根本没有合法、合理的立足点,只能通过煽动媒体、微博,来上演一场场”秋菊打官司”的戏码,企图利用舆论来绑架司法。

还有一个真相就是,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代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也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在我国虚拟货币的投资交易行为根本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

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而这些人罔顾法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数字货币交易,或抱着发财梦、或抱着躲避法律的某种企图,最终竹篮打水,通过各种无赖的手段,搞的币圈几近”人人喊打”的局面,不仅不值得任何人可怜,也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正常发展。

三、徐明星为何如此招黑?

如果说最近逐渐凉凉的”币圈”尚存有一丝”余温”的话,那可能就要归功于徐明星了。相比于半年前行业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现在区块链行业里依旧在”抛头露面”的,似乎只剩下了徐明星一人。

实际上,币圈里从来不缺乏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牛市站台割韭菜,熊市写书养韭菜”的教父李笑来,比如对金钱充满露骨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