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霸主丰田,最终还是患上了缺失新能源车的“后遗症”。
昨日,丰田汽车发布了2022年4月—12月合并财报。财报显示,其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为18990亿日元。在产量计划方面,丰田已将财年的产量目标从去年11月的970万辆下调至910万辆。
这样的业绩并不令人意外。长期以来,丰田确实轻视了新能源电动车的崛起与发展,其领导层曾在不同场合均对新能源进行过诋毁。这也使得,丰田成为了全球前三市值车企中电动车技术储备最差的一家。
近三年,丰田似乎意识到了“错误”,曾在一年多前宣布发布30款EV车型,但却因故障不断被诟病。
据丰田此次公布的2022年4-12月合并财报,2022年4月-12月,丰田营业收入增长18%,增至2746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198亿元),这项数据高出了专业数据分析师的预期。然而营收增长的同时,公司对于截至今年3月的2022财年全年净利润预期并不乐观,预计营业利润将会下降20%,降至24000万亿日元。此外,“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的产量预计为910万辆,比此前再下调10万辆。
据丰田方面介绍,造成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半导体短缺、疫情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导致了车辆生产的不稳定。
但事实上,丰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缺位以及新推出的电动车产品市场质量与预期不符,也正在成为影响公司利润下滑、市场预期走弱的关键因素。
以中国市场为例,过去三年,可称得上是国产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时间段。
然而,该时期的日系车市场份额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乘联会公布的2022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排名TOP15,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等日系合资无一家厂商上榜。
电动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日系车企的整体表现。
“由于日本政府高度鼓励氢能源汽车发展,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技术路线选择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日系车企在电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缺位,如今电动车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选择了氢能源车的日企自然也受到了影响。”有资深汽车行业观察者对新浪财经表示。
具体到丰田本身,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们已经推出多款车型的背景下,丰田这一家多年效率位居全球第一的汽车厂商,刚卸任丰田社长职位改任会长(相当于董事长)的丰田章男——卸任前丰田汽车掌实权者,却利用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对于电动车的反感,称电动车并非真正的环保,而公司对于电动车的布局也迟迟未做跟进。
直到2021年底,当特斯拉等电动车企的崛起基本奠定了电动车市场发展格局,迟迟不见动作的丰田汽车,才仓促发布了包括雷克萨斯品牌在内的16款纯电车型,宣称2030 年前将发布30款EV(纯电动汽车)车型。然而不乐观的是,随着丰田汽车的首款量产型纯电动汽车bZ4X上市,丰田的新能源梦受到了现实的狠狠一击。
bZ4X刚上市不久,就因轮胎脱落风险紧急全球召回。接着后面陆续被曝出冬季续航严重缩水,达成率仅为 37%;双电机四驱版比单电机前驱版加速还慢;充电时间过长,且无法充满电等问题。在销量方面,截至2023年1月份,bZ4X最新月销量为660辆,2022年累计销量为1166辆,在SUV中月销量排名第86名。
据乘联会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4.300, 0.00, 0.00%)车总体销量已超过550万辆,预计将达600万辆。其中,2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销量也达百万台,反观丰田这家传统燃油车企,虽然也有推出名为bZ4X的电动车,但无论在销量还是产品性能方面,均表现平平。
在中国车市,日系车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是较为主流的车系之一。其中,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在国内车市长期有着优秀的销量成绩。不过意外的是,据2022年各日系品牌公布数据,其中国区年度销量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尤其丰田汽车,2022年丰田汽车在中国车市的累计销量为194.06万台,与2021年相比,丰田汽车在中国车市的销量下滑0.2%。这是丰田汽车近10年来中国市场出现首次销量同比下滑。
出于对丰田发展处境的担忧,一位汽车行业业内人士感叹道,“2022 年,是丰田汽车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可能也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事实上,对于电动新能源车领域布局的迟缓,丰田汽车并非没有察觉到。今年1月26日,丰田汽车宣布,公司实际掌权者丰田章男将于4月1日起卸任丰田汽车社长,改任会长一职,由现任雷克萨斯负责人佐藤恒治接替社长一职。在外界看来,此举便是丰田汽车为了迎合电动车发展大趋势,所做的组织层面变动。
一方面,新上任的佐藤恒治长期投身丰田一线研发部门,曾经也做到首席工程师的位置。让懂技术的高管做企业管理更能注重汽车产品本身,造出一辆好车,对于未来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更有益。此外,丰田章男此前长期“反电动”,在电动车已成为大趋势的当下,让新的领导者上任推进变革,逻辑上会更加顺理成章。
对于丰田汽车而言,将公司的运营管理交给佐藤恒治这位”外姓大臣”,能够真的稳住当前公司利润率以及汽车销量开始滑坡的局面,进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打开新的局面,一切仍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