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10月31日 0

2021年,上海发展的九个关键词

2021年,上海发展的九个关键词

1983年我从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毕业后统一分配到上海市财贸党校(上海商学院前身)任教。财贸党校从属于市政府财贸办,财贸办位于福州路上的一栋老房子内,当时的政府机构很小。

37年后的大上海已经“大变样”了,从福州路老房子到人民大道200号,再到各处的分支机构,办公大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从教育工作者与商业老兵的视角谈谈对上海发展的看法。

1.大区制

实施大区制,把上海行政区从16个合并为4个或3个:浦东区、新中区、新北区、崇明区。

浦东区包括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约占上海行政区面积与GDP的4成。新中区包括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黄埔区,面积不到3成,GDP超过3成。新北区包括嘉定区、宝山区、普陀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面积不到15%,GDP接近3成。崇明区包括崇明岛、横沙岛、长兴岛,应发展成为自然保护特区。

同时加强社区服务功能,把精简下来的干部充实到社区服务中心,做好民生服务工作。如果把崇明归属于新北区,上海就只有三个区,各区都有市区中心地带,而且面积、人口、GDP大致均衡。

2021年,上海发展的九个关键词

2.上海生活

“上海购物”升级为“上海生活”,让上海成为全球最合适年轻人工作、创业、生活的城市。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市政府从人民大道200号搬出来,一是做绿化。二是做青年公寓,给创业者提供住宿与工作一体化的环境。

第二件事:与宁波、江苏、山东、海南等地建立医养结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医保互通。

第三件事:淡化“上海购物”,强化“上海教育”“上海医疗”“上海创业”“上海技术”。

上海要树立“大花园”观念,不要把别人的地盘当作自己的“后花园”,把上海建设成开放包容的“大花园”,筑巢引凤,引来候鸟,并把候鸟变成常驻鸟。

3.大学

大学越变越大、经费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大学应该是最有必要“讲道理”的地方,讲思政的道理、科学的道理、经商理财的道理、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上海当下的大学,尚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

大学老师最费神的一件事就是找发票、贴发票、报发票、退发票、再报发票。用科研经费支付版面费发表所谓的“高层次论文”,再以此获取科研奖励。大学教师工资多年来几乎不涨,但上海市教委弄了一个折腾人的“互伴计划”,要求教师互伴学生,每周记录,每学期上报自查情况,教委派专人入校检查,以此给教师发点补贴。教师的科研经费,几乎无处可用,该用的不能用,没啥用的尽管用,科研经费大部分被第三方瓜分,浪费在途中,烂死在年末。教师报销地铁票、出租车票要求写明从哪儿到哪儿。更奇葩的是:一年中不能重复搭乘同一辆出租车,晚上11点以后的出租车票报销要说明理由。

现在的大学与我几十年前就读的大学相比有诸多变化。过去校门很小,甚至没有门头,现在校门很大,甚至可以作为旅游景点。

过去学商科,最看重珠算、数学、财务、资本论。如今学商科,更高大上,大数据、互联网、移动化、社群化,攀附阿里腾讯京东之类的互联网标杆企业。我的大学老师从来不点名,阶梯教室听哲学课,突然停电,老师继续讲课,没有投影,没有PPT,没有板书,没有讲稿,一切都在心中,激情演讲。教室内外全是学生,讨论那些超越时间与空间、金钱与利益的哲学问题。

如今也很少有板书,只是有不少老师没有PPT就不会讲课了。这是进步还是退化,不好说。

上课要求老师点名,还有派学生监督点名。对学生的管理似乎越来越严格。过去我在大学里读书,参加任何课外活动都无须考核,都是自觉自愿积极参加,更不要说早锻炼、早自习、晚自习,都无须学校派专人管理。如今的大学,学生听讲座要敲章,早锻炼要拉卡,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加积点,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积点与分数。

过去是学生等老师上课,现在是老师等学生上课。过去是学生怕老师、敬老师,现在是老师怕学生、敬学生,甚至从总体来说,学校也是怕学生怕家长。早上7:30之前,学校食堂很少有学生吃早饭,8:20上课前十分钟,食堂每个窗口前排队等候的学生还有十几个。

过去的大学读书多,实践少,现在的大学各类实践、比赛名目繁多,但读书少。2019年我通过对全国211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每学期平均读书“10本以下”学生占比高达63.57%。

事越多,人越多,人越多,事越多,大学就进入了这样的自循环。学校管的事情多了,行政人员就越配越多,行政机构与人员越多,无缘无故地生出很多事情来。有些大学的行政人员数量甚至是教师的一半,如全校750人,教师500人,行政就有250人。

一线有点能力的专业教师陆续被抽调到行政岗位担任处长级干部,尽管行政实施坐班制,也还是愿意做干部,原因之一是行政干部的工资远远高于专职教师。有不少校长虽然口头上说要以教学为中心,实际上还是以行政为中心,认为干部强才能大学强。这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只有干部强,才能向上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但打一个大学如果干部太强,教师就会被弱化,到头来落得个“外强中干”。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所以,一切言行和规则的制定,都要讲道理,“上位规定”首先要讲道理,实在没法讲道理的,也要做得人性化一点。一个讲道理的学校才能教育人。这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讲道理才能让正气抬头,才能以正压邪。

4.繁华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在繁荣中还要体现“繁华”。繁华不能只表现在陆家嘴,更要体现在商贸活动的各个角落,上海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毛细血管”的商业形象被“格式化”了,老上海原有风貌正在消退。五点建议:

(1)停止招牌格式化行动。修改相应管理办法,恢复商号的本来字体、字号、色彩与规格,并允许商家做多种招牌,如侧招。商号与招牌丰富多彩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

(2)发布市长令,沿街房屋,准许破墙开店,不得禁止,免税费。当前“留窗开店”的破旧做法应该立即整改,让小店铺星星点点,恢复原貌。

2021年,上海发展的九个关键词

上海留窗开店(2020.12.24摄于上海市闵行区新建路)

(3)商店门前不得设置禁停黄线,给商家留个货物进出口。

(4)在不影响交通与行人的前提下,允许商家占道设摊,设置骑楼广告与装饰。

(5)便利店设置紧急救护站与便民服务站,并立“侧招”,广而告之,让政府爱民之心普照全市。

5.小店

上海的商贸流通业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相比,主要差距不是在大店,而是在小店。据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与新一线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上海便利店6000多家,但杂货店超过1.5万家。此外,还有水果店3000多家、杂货店1.5万家、五金店2.8万家、洗衣店3000多家、药店9000多家、烟酒专卖店7000多家、餐饮店15万家(其中快餐、面包、甜点等占一半)、运动健身房9000多家、咖啡店7200家、服装店4.5万家。

如果说大店营造的是“潮流热度”,那么小店坚守的则是“民生温度”。政府要善待小店,让小店更有利可图,更近场化。小店的面貌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也是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

新零售以技术和资本为支撑,第一步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新体验,第二步是要创造新效率,第三步是要营造商品流通毛细血管的新形象。

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进化过程,但必须努力去整合与升级。用大平台去整合个体小店是必然趋势。这与垄断无关。中国台湾从前也有30多万家小杂货店,但后来由于连锁品牌便利店的发展,单体杂货店越来越少。我国目前有600多万家杂货店,大平台通过2B业务和团购业务整合了一部分,但大部门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