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ChatGPT正式发布,在短短几个月内,无数用户、企业竞相入局,探索如何运用Gen-AI提升效率和价值。
对CEO来说,机遇常与变数伴行。Gen-AI在提高企业生产力、破除技术限制的同时,也将带来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的革命,甚至对所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在时代大潮下,CEO如何穿越浪潮、看清方向?我们认为,CEO的首要任务不是沉迷技术研究,而要聚焦三个关键问题,深入分析Gen-AI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准确把握“危”与“机”,才能因势利导、顺势应变。
问题一:如何运用Gen-AI提升企业势能?
除ChatGPT外,DALL-E2、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Gen-AI工具也持续涌现。Gen-AI凭借“低代码、无代码”的优良特征,将促使有需要的企业大力布局。应用Gen-AI能直接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每家企业都可以这么做,因此不加区别地应用,并不能帮助企业突围制胜,反而会因为巨大的技术投入拉高成本。这又该如何解决?
01、找准最佳的价值切入点
上述情况下,运用Gen-AI放大企业自身的关键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CEO要做的,是准确识别企业价值链上最佳的切入点,确保Gen-AI能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发展质效。
如,在生物制药领域,缩短专利研发时间是最快提升专利价值的途径,生物技术公司Insilico Medicine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利用Gen-AI,药物研发时长从原先的20年缩短至不到30个月就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获得了价值回报。
02、明确下一阶段的技术策略
找到切入点后,要加快Gen-AI应用的落地,大语言模型成为其中关键。CEO要会同技术团队明确下一阶段的技术策略:是微调现有模型,还是训练新模型?
微调现有模型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来,成本可控。对已有的模型微调的成本大约在1,915到7,418美元之间,节流效应明显。二来,效率较高。微调所需时间较短,投入试验的速度也快,可以有效减少内部资源消耗。当然,微调模型的短板也显而易见,模型训练不得不依赖企业既有的数据信息,Gen-AI的创新度将明显受限。
若训练新模型,好处显而易见,它可以跳脱既有模型的束缚,给予Gen-AI更大的成长空间。但对应的是高昂的成本,据估算,谷歌大概投入了1,000万美元来训练语言模型BERT,OpenAI对GPT-3的单次训练投入也达到1,200万美元,而一个成熟的大语言模型往往需要多次训练,也意味着多轮投入。当然,如果企业价值链上确实存在能够“四两拨千斤”的Gen-AI切入点,用短期投入换长期回报无疑是值得的。
具体如何选择,CEO可以按照下图:
首先,明确已有模型是否具备期望功能,若已具备,则采取微调现有模型策略。其次,通盘考虑模型性能、预算、人才、安全等因素,若预算有限,在确保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可尝试使用相对便宜的开源模型,但这种做法对专业人才提出较高要求;若预算充足,可向专业的大语言模型供应商进行定制化采购。
若现有模型不具备期望功能,就须训练新模型。此时需进一步明确,企业是否有足够的预算和人才支持新模型的开发和运营?若答案肯定则推动实施,不过考虑成本、技术、人才等门槛,有能力走这条路的企业往往是头部企业。若答案否定,我们建议CEO“曲线救国”,和大语言模型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通过战略合作等方式来获得相应支持。
CEO要充分评估企业开展Gen-AI技术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特别是风险,要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
时机是否恰当?若过早投入,短期内可能导致专业人才缺口、企业成本抬高,长期内还会出现技术过时等问题。
技术是否可靠?Gen-AI的模型算法和智能水平仍在起步阶段,其生成的结果难免存在偏误。
长期能否制胜?过去,Gen-AI研究成果多为公开,随着这项技术逐渐关涉企业竞争力,商业机密度持续增高,开源模型已远远落后于市场上的最先进方案,CEO若决心投资,要充分预估在这场旷日的“Gen-AI军备竞赛”中能否突围制胜。也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战斗力高的技术团队,确保企业发展始终跟得上技术变革。
Gen-AI除了革新企业生产力,也同步冲击甚至颠覆着社会和企业生态。为确保企业和员工能较快适应,CEO在短期内要着力推动两大方面转变:一方面,重塑岗位职能;另一方面,优化运营模式。
CEO要意识到,Gen-AI在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也易激发企业员工的“忧患”情绪。因此,积极布局Gen-AI的过程中,更要加强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建设,消除员工“被取代”“被裁员”的担忧,平衡好Gen-AI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技术伦理。
与此同时,CEO要重视“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结合实际重新梳理相关岗位的职能定位,制定新的企业人才规划,确保企业员工能用、会用、擅用,保障人才竞争优势和Gen-AI的投入产出效率。在这一方面,可以试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Gen-AI投产后,管理人员应如何避免员工吃“大锅饭”?
CEO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普通员工适应并掌握“AI增强”技术(指人脑与AI相结合,相辅相成、合力工作),又如何确保管理人员管得住、管得好“AI增强”型队伍?
企业该如何设计培训和招聘计划,成功打造一支派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新型员工队伍?
一方面,加快技术和研发集中。考虑到敏捷模型在长期内的重要性,企业要加快推动IT和研发部门集中,并配备大语言模型专家,确保模型可定制、数据大集中。分散、孤立的数据将导致Gen-AI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和业务融合。考虑到数字技术的日益重要,企业应设立或招揽如“首席AI官”等专业人才来督促进展。并积极组建以部门为中心的跨职能人才团队,由“首席AI官”在每个业务部门设立小型专业数据团队,第一时间根据具体项目调整模型,实现技术对业务敏捷响应、充分融合。
目前,Gen-AI因技术局限,无法判别它自身产生信息的真伪,加上大多数使用者对这项技术的了解也有限,导致其应用必然存在技术、业务甚至道德风险。此外,Gen-AI的使用也可能造成侵权、数据泄露、结果偏误、欺诈诱导、能耗加剧和环境破坏、能力过剩(指Gen-AI所具备的非预期中的功能,会增加其不可控性)等后果,这些都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CEO,要充分认识这些潜在风险,从三方面做好应对:
01、完善制度建设
以制度形式明确AI使用的安全性要求,把使用权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建立定期跟踪监测机制,掌握企业AI实验开展情况,避免可能导致信息暴露的实验;要建立健全审查审核机制,保障企业数据机密性、客户信息隐私性、发布内容合规性。
02、加强员工培训
一方面,指导员工在自身专业认知范围内科学使用AI,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是员工本人完全理解的,并且不存在敏感性等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员工时刻树立批判和怀疑意识,充分考虑AI技术的缺陷和生成结果的偏误,防止对结果以及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
03、强化自律管理
BCG首提并鼓励CEO们要积极思考“负责任AI(RAI)”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快建立、传递“负责任AI”(RAI)理念,积极投资RAI项目。充分认识AI的技术局限,以及可能产生的有偏见、有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