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4年8月5日 0

冰杯为何能成为热门?

冰杯为何能成为热门?

“凡是能够卖水的地方都在卖冰”。这个夏季,冰杯,一跃成为茶饮界的顶流。

早已在隔壁邻国风靡12年的冰杯,在国内社交媒体各种DIY种草笔记之下,冰杯占据了夏季餐饮界的话题榜。

夏季的暑热是冰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是“冰杯+”各种DIY饮料带给消费者的新奇感和满足感。

由此,制冰厂家的出货量开始呈倍数级增长,而市场上嗅觉灵敏的猎人也已开始盯上冰杯这块大蛋糕。

01

冰杯,何以成顶流?

继雪王在推出1元冰杯之后,这款堪称夏季最简易的茶饮产品才称之为真正地在国内走红。

走红的原因从价格、品名似乎也能窥到:解暑、便宜,如此也成功的成为这个夏季最吸睛的宠儿。

冰杯,顾名思义,即塑料杯中装上冰块。市场将其价值定位于提供一个和其他饮品进行搭配的使用场景。

据艺恩营销智库的报告,通过对比,发现冰杯的品牌、创意饮品、价格和饮用场景等方面的需求关注度有所提升,其中,饮用场景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冰杯消费因素。

同时,酒水和咖啡则成为冰杯主流搭配品类,果蔬汁的互动表现更加卓越。

拿笔者的同事来说,早上“冰杯+咖啡”已成为其一天工作开始的标配。

当然,冰杯不止能够装咖啡,在某社交平台上,输入“冰杯自制”,就涌现出各种“冰杯+”手工DIY饮料的详细教程。

比如有:

“东方树叶茉莉花茶+旺仔牛奶+冰杯=茉莉奶绿”

“三得利乌龙茶+味全葡萄汁+冰杯=冰摇葡萄乌龙茶”

“味全橙汁+东方树叶茉莉花茶+冰杯=冰摇橙香茉莉”

……

部分教程攻略甚至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大牌饮料的平替版本”。

从中似乎也能够嗅到为何冰杯如此受钟爱,“平替”一词便道出真谛,不光满足了味觉,还满足了大众的钱包。

随便从一家便利店入手一杯冰杯,再买一杯可乐或者咖啡,到消费者手中,只需花费4元,而同样味道的产品在茶饮门店少则6元,多则不下20元。

冰杯消费有多火热?

社交平台上话题“是谁在买3.5元一杯的冰杯”阅读量高达1.5亿,讨论量达到2.6万。

而根据饿了么联合尼尔森IQ共同发布的《2024夏季即时零售冰品酒饮消费洞察报告》,2024年大暑期间冰杯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350%,6月份冰品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27%,其中食用冰块同比增长达118%。

与此同时,一些“冰杯+酒水饮料”的订单量也有大幅度增长,洞察报告显示,可乐、纯净水和啤酒等搭配最为畅销。

事实上,冰杯在我国的火要慢一步,据悉冰杯在邻国日本和韩国已经热卖12年,同步上市的还有袋装饮料,作为冰杯的“最佳伴侣”。

早在2012年,韩国便利店就推出过冰杯和袋装饮料的套装产品,在当时大获成功。如今冰杯在韩国市场上也已打完价格战,产品上也历经了内卷。

再观日本,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介绍,在日本的便利店中,一次性冰杯的年消费量已经达到25.7亿杯,冰杯已经成为和饮料一样的大众消费品。

冰杯生意的火热,也让市场上的猎人们蠢蠢欲动,诸如农夫山泉、蜜雪等茶饮品牌。

02

以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品牌?

冰杯市场上新老玩家亦有故事可讲。

冰杯为何能成为热门?

当前市场上的冰杯品牌,有早已在冰杯赛道深耕多年的老玩家冰力达、冰极限等专业制冰企业。目前市面上冰杯品牌已分为三类,一是已经布局冰杯有一段时间的冰力达、冰极限等制冰品牌,二是便利店或超市推出的自有品牌冰杯;三是跨界玩家,如冰淇淋品牌奥雪、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等。

而像冰力达、冰极限等公司,他们推出的商品也不只有冰杯,还有袋装冰、球冰等,不过这类企业多是面向B端。

据冰力达的公开数据,近些年冰杯的出货量呈倍数级增长,年销量从2022年之前的100万杯、200万杯增加至2023年的5000万杯。

一些超市和便利店也在推出了自有品牌冰杯。

比如盒马新出冷萃咖啡冰冰杯、加水或牛奶就能随时制作一杯DIY咖啡,均价在6元左右后续又推出百香果冰冰杯等冰饮产品。

笔者走访一家人流量尚可的盒马鲜生店,理货员告诉笔者,冰杯产品一天大概能卖出去20-30杯左右。

专业制冰公司在冰杯领域早已布局完整,而饮料巨头农夫山泉则是在灵感迸发之际,抓住了夏季的又一风口。

农夫山泉的灵感来源于网络用户对其旗下产品东方树叶DIY冰饮的分享。

去年7月,农夫山泉开启了冰杯业务的试水工作,2位用户开始分享农夫山泉的冰杯,有人给出分析,农夫山泉总部IP也位于杭州,这是农夫山泉的试探之举。

今年3月,农夫山泉的冰杯DIY笔记带动越来越多网友的好奇与跟试,其冰杯业务于5月彻底迎来爆发期。

线上的种草内容很快渗透到线下。

便利店中农夫山泉的其他饮品如NFC果汁、东方树叶、炭仌咖啡等,还有其他品牌的酒水饮料的销量也呈上涨趋势。

笔者走访一家线下唐久便利店发现,原先一杯3.5元的农夫山泉冰杯,如今推出一则“购买任意饮品+2元就能换购一杯农夫山泉160g装的冰杯”的活动。

而货架上有该活动的农夫山泉冰杯早已兜售一空。

有业内人士分析,农夫山泉冰杯无疑撬动了其整个饮品产业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冰杯成了各大超市、便利店、品牌的引流产品。

正如新入局者蜜雪冰城,前段时间想要通过冰杯为自己品牌持续加码,推出了1元660Ml冰杯。

作为市场的“搅局者”,蜜雪冰城本打算通过一个冰杯来撬动更多产品的销售。不料事与愿违,低价冰杯差点撕下品牌与加盟商之间的利益“遮羞布”。

原本品牌的初衷是迎合消费者,雪王的此番行径也是想要把低端路线贯彻到底,消费者也喜闻乐见,毕竟1元满满一大杯,很难不令人心动。

外卖平台上蜜雪冰城冰杯订单的火爆也印证着雪王营销策略的成功,雪王冰杯再现话题热榜。

不过时隔几日之后,雪王再登热搜,原因是“1元冰杯惹怒两拨打工人”,该话题阅读量高达2.1亿,讨论量达3.1万。

具体是哪两拨呢?一波是生气的打工人——冰杯的消费者,一波是另外一波打工人——店里的服务员。

1元噱头之下,蜜雪门店的冰杯竟遭到了类似银行业的“挤兑行为”。

甚至有人在线上一口气定了30杯雪王冰杯,毕竟就此算下来也才是走高端路线品牌的一杯咖啡钱。

本就忙于制作其他饮品的店员,爆单之下,店中冰块常常不够用,而且忙忙碌碌一天下来,营业额竟赶不上未上线冰杯时期。

重压之下,一些门店直接选择下架甚至退款。

“撂挑子不干的”还有许多加盟商,低价之下他们几乎无利可图。

据蜜雪招股书,雪王杯子、吸管和包装成本加起来5毛钱左右,如果再算上设备、人力、水电以及运输成本,冰杯售价1元甚至连成本都很难包住。

与此同时,蜜雪的1元冰杯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其他冰制饮品形成了“竞品关系”,即彼时多销售一杯冰杯,就少卖一杯其他饮品。

相比之下,雪王在冰杯上的卷并没有引起其他茶饮品牌的跟进,相反,一些茶饮品牌主动选择提供免费冰杯服务,某种程度上才是起到了真正的引流作用。

03

百亿赛道,标准为先

冰杯的热,也让人们注意到这个百亿估值的赛道。

据奥纬咨询和美团闪购共同撰写的《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增速预计将达到39%,远超全渠道8%的增速。预计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将实现超过四倍增长,有望突破630亿元。

不过,开启花式热门的同时,食品安全的红线也应该时刻遵守。

有业内人士指出,制冰的门槛比较低,价格也绝不能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唯一决定因素。

冰杯中的冰块制作还是有些门道的。

比如冰力达这家专门制冰的企业,微小分子团水结晶技术,可以通过CFD数值仿真获得精准控制水结晶,使水在结过程水分子呈整齐排布,从而使冰块纯度极高、晶莹通透、坚硬、超长耐融化等高端特性。

当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食用冰块方面的国家标准,目前市面上纯净水冰杯执行的大多是《冷冻饮品 食用冰行业标准》,另外一些带味冰杯执行的则是冷冻饮品的国家标准。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目前食用冰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因此还是存在一定的食用安全隐患的。

基于此,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也发布了《食品用冰生产和经营规范》,拟围绕食品用冰的生产、检验和销售等冰块卫生安全问题,规范食品行业卫生生产制冰和安全用冰。

该文件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提出,冰力达是该文件的起草单位之一。

也就是说,食用冰行业正在“火”中逐步规范。

后续想要入局冰杯赛道新老玩家如何更好地出圈,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尼尔森IQ中国电商业务副总裁杨英认为,当前,冰杯在一线城市的流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相比之下,下沉市场的反应可能稍微慢一些。“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下沉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品牌和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同时,在产品创新和场景开发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未来将会有哪些玩家入局冰杯赛道?行业又会涌现怎样的玩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