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格局背景之下,品牌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优质的品牌是中国名片的重要元素,也是提振内需的驱动引擎。
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一个“中国品牌日”,标志着中国品牌战略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围绕“品牌打造”依然尚未明晰的定义问题。
品牌即符号,成功的LOGO会帮你省钱。品牌就是广告创意,洞察和共鸣会带来新品牌,品牌即口碑、产品和服务。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不同机构对品牌的理解不同。东吴证券发布《消费品品牌理论深度研究框架》报告,深度解析了品牌是什么,以及品牌增长的逻辑。
抛开券商公司的品牌投资建议,从企业运营方向去理解这份文档,或许有助于打开思路,找到品牌发展的第二生命曲线。
品牌价值和产品价格挂钩成为最粗暴但是最有效的策略。东吴证券以奢侈品的高品牌溢价为案例,提出了品牌溢价积分板理论。
品牌溢价等于品牌认知,“认知”即是“溢价”。奢侈品超过成本价格的“溢价”均为其品牌认知带来的价值提升。
根据品牌定价能力从低到高,将品牌分成4个阶段,报价能力逐步增强。
“品牌即认知”,指品牌具备消费者认知背书,具备基础质量和规模化。如,优衣库的衣服、怡宝的矿泉水等等。
“品牌即优选”,指多品牌竞争下,消费者对其产生倾向性和文化认同,使得这些品牌拥有溢价。如,网易严选电商平台或者卫龙辣条。
“品牌即品类”,消费者提起某个品类就会联想到该品牌,品牌一定程度上和整个品类等同。比如,提起苹果我们就想起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品牌即身份”,品牌成为身份的象征,形成非常高且较稳定的溢价。典型如奢侈品,其消费者对品牌的“文化属性认同”因素比“功能性区隔差异”更为重要。
品牌即认知,认知能带来溢价。处于1.0阶段的品牌大部分是省心型品牌,满足消费者基础需求,而处于2.0以上阶段的品牌大多是悦己型品牌,满足用户精神上的需求。
以茅台、李宁跑鞋、安踏运动鞋为例,消费者愿意花高价格去购买产品意味着产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可,并由此产生出黄牛、代购等二级市场。
未来,品牌价值和价格挂钩可能会成为品牌增长最粗暴却最有效的策略。
靠拿融资砸钱打广告做大品牌的玩法已经过时。今天是一个新消费品牌的兴盛时期,氛围远比八年前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还要火爆。
每一个新品牌从诞生到爆红,无一不抓住了风口和趋势。有人甚至总结出了品牌发展的标准公式:小红书5000篇笔记+知乎投2000个回答=一个成功的新消费品牌。
这个公式充分暴露了部分从业者对品牌缺乏敬畏的心理,也就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品牌”像呼啦圈效应一样,忽然流行,又忽然消退。
原因很简单,消费升级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而类似小红书、抖音、知乎等内容平台纷纷转型种草,从流量端给品牌营销提供了发展的突破口。
红利迅速驱动了新消费品牌的爆炸式成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场,但也由此提高了品牌营销的成本,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封堵了那些想靠“公式”成长的品牌的大门—追风口的路径单调且大门狭窄。
以往新消费品牌依靠销售数据、用户数据做规模,然后靠拿融资砸钱打广告做大品牌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
东吴证券认为消费品品牌增长有三大逻辑:行业增长+渗透率提升;品牌化程度+品牌集中度提升;价格提升。
选择市场增长的新赛道,并通过精细化、数字化的运营提升行业渗透率;加强线下渠道管理,避开拥堵的线上渠道,选择一个并不拥堵的战场扩张进入品牌认知植入;在小众圈层找到营销破局点,形成品类即品牌的认知,强化价格把控能力。
新品牌的增长逻辑更偏向于线下、打法也更传统。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口,很多传统户外媒体正在迎来数字化、场景化的自我变革,如新潮传媒正聚焦家庭人群中蕴藏的巨大的消费力,将目光锁定在社区流量中以便帮助品牌开拓社区市场。
互联网新媒体诞生带动了一批新消费品牌的成长,相信伴随着线下传统媒体的自我革新,由此带动的流量和消费场景的变迁,同样也会驱动一波新品牌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