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2024年2月11日 0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平安证券的激情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平安证券的激情

           事项:由平安证券组织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研讨会日前闭幕。会议邀请了来自于第三方支付、P2P贷款、移动支付、学术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就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平安观点:

P2P贷款——实践互联网金融的典范

P2P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也是实践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我们国家的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应该在8万亿左右,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证明了P2P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一个市场。目前P2P贷款借款主体主要以小微企业主和白领为主。借款期限在6-9个月。年化利率虽然在20~40%相对较高的水平,然而由于期限较短,因此借款人尚可以承受。风控还是线下审查为主,会针对有担保的部分贷款的损失提供一定的代偿。整体来看由于P2P贷款的定位与银行的小微业务形成了错位竞争的格局,P2P贷款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理财——余额管理只是第一步

考虑到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是活期存款规模的两倍,基金公司看好我国未来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认为目前的支付余额管理是第一步,未来更加看重的是培养客户使用互联网理财的习惯,打造一站式理财、购物支付的解决方案。

新一代支付——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支付爆发,移动支付月覆盖人数不断增加。移动支付的趋势是支付大融合,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支付工具融合、支付账户融合、信息通道融合以及商业模式的融合。支付工具的融合打破了支付方式的界限,线上和线下开始融合,支付账户的融合以智能终端为各类支付工具的入口,实现多元化融合;信息通道的融合打破本地局限和产业链分割的现状;商业模式融合突破原有以支付费率为主的营收模式,探索基于平台数据的创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未来在Internet上的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统一的虚拟资源,使得所有资源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下一代软件形态将会是自底向上逐步组合,其主要包括软件系统、实体元素和实体交互三个方面。总体来看,下一代软件将会具有自主性、演化性、协同性、多态性以及反应性。

P2P贷款——实践互联网金融的典范

互联网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平等与分享,P2P贷款将这一思想在金融领域的实践。P2P平台的特点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P2P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也是实践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我们国家的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应该在8万亿左右,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证明了P2P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一个市场。

P2P贷款的主要客户群:现在P2P主要以小微企业主和白领等为主,平均借款金额在10万元内。

P2P贷款的业务模式:采用网销、电销和现场结合的方式推广。坚持借、贷一对一,进行客户实名认证,一个借款人同时只能有一笔借款。部分P2P公司通过第三方支付划转资金。

P2P贷款的流程:首先确定借款意愿与用途,之后根据客户提供的工作信息,在查询人行征信报告给后台核实评审,调查后给予一个信用评级。

P2P贷款公司的收费和利率:部分P2P公司会对于出资人收取每月1.5%-2%的本金保管费。借款人年化成本根据评级在20%-40%不等。虽然年化利率显得比较高,但是由于借款周期比较短,因此对于借款需求非常迫切的借款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P2P贷款的合规问题: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是由金融机构还是由信息管理部门对于P2P企业进行监管。脱胎于担保公司的P2P公司目前是归金融监管部门管理,其他以提供平台为主的P2P公司还是受到工信部的指引。P2P公司与借、贷双方签订的合同都是服务类合同,出借人和借款人是直接关联的,P2P公司不承担相关的责任,不实质参与借款过程。

P2P贷款的周期:一般借款人提出的都是短期借款需求,因此借款周期在6-9个月。

P2P贷款公司的运营费用:主要来自于线下风险排查、审核和认定以及网络相关费用。

P2P贷款公司的资产质量:目前的高定价水平能覆盖高风险,不良率在1%-4%不等。逾期超过一定时间(80天等,不同公司有差别)就会由P2P公司开始进行赔付、代偿,也会同时开始催收,并将违约信息发送到人行征信中心进行记录。

P2P贷款风险控制:部分P2P公司会成立风险保证金,通过风险保证金进行代偿,计提比例大概在1~2%不等。风险评估系统以自主研发为主。P2P贷款公司已经从原来的提供平台发展到主动进行线下风险评估的阶段。

互联网理财——余额管理只是第一步

国外众多基金都是通过货币基金的蓬勃发展而壮大,例如富达。美国的货币基金规模是活期存款的两倍以上,未来看好国内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基金公司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支付平台,借助电商经验,实现极致的客户体验。这是过去两个多月展现出来的最大的意义。今天买入,明天开始享受收益,后天就能看到赚到的钱。现在的利率大约是1万有1.2元/日的收入,折合年化利率约4%左右。

希望能够按照互联网化的组织和逻辑来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互联网的思路满足客户的使用体验。给予客户可以自由参与、眼见为实的快感。创立之初75%以上咨询电话都是来问收益是否到账。

现在已经培养起很多忠实的客户。现在每天最晚9点钟,争取8点钟可以让客户看到收益。

认为目前的支付余额管理是第一步,未来更加看重的是培养客户使用互联网理财的习惯,打造一站式理财、购物支付的解决方案。

新一代支付——前景非常广阔

近场支付实施进展与展望:8家银行已开通TSM系统,部分银行可实现3分钟完成银行卡审批。TSM系统相当于把客户手机变成了银行网点,服务目前银行网点无法有效覆盖的客户,解决现有商业银行内部管制的约束,如安全性、隐私性等问题。TSM平台除了可以写入银行卡外,也支持其他平台和应用的写入,安全等级也很高。预计到2013年底,会有超过40家以上的商业银行互联及空中发卡,有超过1000万台的终端支付。

移动支付领域取得发展的核心元素:1)基础设施的完善;2)市场快速发展;3)用户成熟度提高未来支付业务的前景展望:从格局来看最大的看点在于跨境汇兑;从产品来看要更加看重运营工具的发展;从服务来看,未来的支付领域会更加看重现金流融资。

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

1)央行一共发放了7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一共有250家公司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获得移动支付牌照的有35家,占比为14%,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

2)中国网民和移动网民数量持续增长。截止到2012年,其规模分别为5.6亿和4.2亿。

3)智能终端加速普及。截止到2012年,智能手机保有量约为3.2台,其渗透率达到了28.7%。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又推动了移动网民数量的增长。

4)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已达到550.4亿元。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移动购物规模的不断增长激发支付创新,目前移动支付方式有非近端支付、移动收银终端、综合移动支付平台、手机账单以及自建自用封闭平台。多样的支付方式给从业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移动支付现状:

1,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2012年度已达到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

2,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产业链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制造商、软硬件及系统技术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主要是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索尼、三星等,软硬件级系统技术提供商包括大唐科技、焦点科技等,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三大运营商。产业链主要环节所涉及的各方均积极推进第三方移动支付。

3,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集中度高。移动互联网支付占比最高,超过80%。

4,目前,移动互联网支付爆发,移动支付月覆盖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用户对移动支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未来将会积极尝试移动支付。

5,移动支付领域马太效应明显。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占据最高份额的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同样拥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高达75%。

6,近场支付成为全球重点推进项目。近场支付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全卡模式,全NFC手机模式以及NFC手机+模式。这三种模式将会涉及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内银联和运营商已开始推进近场支付。如银联和运营商合作推出TSM平台。

移动支付趋势:

移动支付的趋势是支付大融合,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支付工具融合、支付账户融合、信息通道融合以及商业模式的融合。支付工具的融合打破了支付方式的界限,线上和线下开始融合,支付账户的融合以智能终端为各类支付工具的入口,实现多元化融合,信息通道的融合打破本地局限和产业链分割的现状,商业模式融合突破原有以支付费率为主的营收模式,探索基于平台数据的创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力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