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AI机器人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型去定义伴侣,你会想要吗?如果你发现有另一个“自己&Rdquo;正在被他人操控,你要如何“夺回&Rdquo;自己的命运?再或许,未来的世界中,人们要遵循机器的逻辑、服从于算法的规则,你会接受吗&hellIP;&hellIP;
一直以来,人们对AI的想象从未停止。近日,上面这些奇葩的情景就出现在了B站上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视频博主“在下小苏&Rdquo;制作的一期视频里。她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变社会各个方面的同时,也正在通过一件件社会争议事件提醒我们: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想象,也许将来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而AI伦理问题也成为当下社会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人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些问题,并试图找到答案,小苏就是其中的一位。为此,她专程拜访了在人工智能企业&Mdash;&Mdash;旷视科技工作的师兄,就「AI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和伦理问题哪个更应该优先考虑」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度对话,引发了平台年轻用户的热烈讨论。
AI发展的AB面
技术本质是中立的,但技术应用在不同场景的效果却不尽相同,AI也是如此。视频中,小苏特别分享了自己关注的AI伦理事件,再一次表明技术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可能对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身份盗用的风险。
DeepFAke技术曾被炒得沸沸扬扬,网络的负面评论远多于其带来的技术魅力,众多恶搞作品、利益欺诈等消息,让人们对DeepFAke技术颇有微词。但其实,这个现象的背后是身份被盗用的风险在增大;而如何保护人们的身份权益,往往考验的是人们在技术应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各方面的综合智慧。
算法歧视的隐忧。
人类的命运是否会被算法所左右?算法是否公平?视频中提到的一款名为GendeRify的AI性别识别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直接输入姓名或者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即可获取性别判断的结果。但同样的姓名,如果加入前缀“DR.&Rdquo;,测试出的结果往往是男性,这就引发了“性别歧视&Rdquo;的争议。类似这种有意的或无意的引发对不同性别、种族、文化、弱势群体等产生差异化判断的算法,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呢?
人机关系的迷茫。
人类和机器人谈恋爱,这是科幻影片题材的最爱。可如果现实中真的有技术可以让机器再现人类的情感,你是会接受还是要拒绝呢?这样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而对此的探讨一直都引人关注。
很多人在初涉这个领域时会把“AI伦理&Rdquo;和“AI治理&Rdquo;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更像是“病症&Rdquo;与“治疗&Rdquo;的关系。“AI伦理&Rdquo;产生出的问题,需要“AI治理&Rdquo;通过体系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和解决。当然,人们对“AI伦理&Rdquo;标准的讨论和认知是动态发展的,这就决定了“AI治理&Rdquo;也是一个基于协调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持续互动的过程。
所以,若想深入了解这一领域,首先要从认识“AI伦理&Rdquo;问题、培养相关意识开始。
视频中也介绍到,目前国内以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机构都已经开展了AI伦理的相关研究,外界可以及时关注研究进展。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北京智源大会等行业顶级峰会都设置了相关分论坛,讨论AI伦理问题,呼吁更多人关注AI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了解“AI治理&Rdquo;的各种方式和参与各方的进展。
现在社会各界,包括产、学、研、政、企等各个相关方,都在积极行动探索“AI治理&Rdquo;的方向和方法。以企业的AI治理为例,旷视也进行了一系列务实推进,从基本原则的建立,到对内组织机构建设、对外开展联合研究,旷视一直在行动。
对于个人而言,最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渠道。
AI伦理问题其实是门综合学问。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更好的理解,需要带着实际问题去思考;高校或者行业大会也是获取前沿观点的重要渠道。当然,还可以到AI企业实习,亲身实践。
当下,AI技术的正向发展需要AI治理作为基础保障,无论是刚刚开始从事技术研发的“AI新一代&Rdquo;,还是从业多年的行业老兵,亦或只是AI产品的用户,都有必要认识到AI伦理的重要性。此次小苏通过视频,带领大家初步了解了AI伦理与治理的相关知识;未来,“AI第一课&Rdquo;还将继续关注AI领域发生的事件,带来更有价值的讨论,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