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连线insight
作者/王慧莹
洽洽食品曾在一次推广活动上提到:经济越不景气,越需要零食来舒缓压力。
过去,从90年代早期的大白兔、统一、旺旺到21世纪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当下,乘着市场需求的东风,新式炒货成了零食市场的新宠。近日,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
更早之前,熊猫沫沫、零食很忙等新兴休闲零食品牌背后都能看到资本的影子。一时间,零食似乎又成了香饽饽。
但欢呼终究属于少部分人。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洽洽食品、三只松鼠、来伊份等零食品牌却高兴不起来。业绩下滑、股价下跌,老零食网红们集体进入瓶颈期。
事实上,零食行业依然具备前景。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562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约9.9%。预计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突破1.3万亿元。
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在持续。
突出的表现是,过去一年,国内零食市场上演了一场“冰与火”的游戏。一边是业绩下滑、寻找新增长的老网红们;另一边却是融资不断、快速扩张的新网红们。
这期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昔日网红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大跌眼镜,也让品牌们口碑折了腰。
强烈的对比之下,昔日网红品牌的表现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在零食赛道中做一棵“常青树”,成为了休闲食品玩家们长期的命题。
01
老零食网红们集体进入“瓶颈期”
2011年,洽洽食品在A股上市,成为当年的“炒货第一股”。一年后,章燎原带着三只松鼠横空出世,俘获了一大波年轻消费者的心。
在那之前,百草味、良品铺子已经通过线上渠道相继问世。在线下渠道,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集合零食连锁品牌来伊份已经率先打开了新的市场和定位。
彼时,休闲零食的销售主要以商超为主,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伊份迅速壮大。2003年,来伊份门店数量超过88家,2006年来伊份走出上海进入江苏,2010年引入资本,开创了行业的先河。
图源来伊份官方微博
十年时间过去,这种方法不灵了。业绩承压,老品牌们集体“失宠”。
从2022年上半年来看,多个休闲零食品牌的成绩都乏善可陈。
其中,三只松鼠是唯一营收、净利润均下滑的品牌。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总营收为41.14亿元,同比减少21.8%,归母净利润则由3.518亿元直接降至8213.43万元,同比减少76.65%。
这样的表现市场不令人惊讶。2022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出现了下滑。营收30.9亿元,同比下滑15.85%;虽然净利润实现1.6亿元,但同比下滑48.75%。
针对净利润的连续下滑,三只松鼠在财报中解释称,净利润下滑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及运费上涨、因疫情去库存以及品牌推广投入过大和付闭店押金等原因。
另一边,良品铺子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长微乎其微。据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总营收为48.95亿元,同比增长10.72%,归母净利1.93亿元,同比增长0.67%。
首当其冲的是三只松鼠,自2016年以来,三只松鼠营销费用一路走高,从9.18亿元到2019年最高的22.98亿元。
另一边,打着“高端零食”旗号的良品铺子,也一直在用营销费用支撑自己的形象。2018-2021年,良品铺子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68亿元、15.81亿元、15.7亿元、16.72亿元。
营销花钱狠,质量却跟不上。去年开始,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均陷入了食品安全风波中。发霉坚果、月饼出现塑料异物等问题相继损害了“老零食网红”的口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瓜子大王”洽洽食品2022年总营收为26.78亿元,同比增加12.49%,归母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增加7.25%。虽然洽洽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但未能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财报发布当天,其股价跌幅近10%,盘中一度触及跌停。
很明显,除了瓜子以外,洽洽食品已经很久没有爆款了。过度依赖瓜子市场,失去了想象力,洽洽食品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拉长时间线来看,依赖线下门店的品牌受疫情影响日子也不好过。
盐津铺子2021年年报披露,2021年实现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16.47%;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37.65%。
相比之下,来伊份更是损失惨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来伊份净利润收入直接亏损0.65亿元。
更重要的是,随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加入,“老大哥”来伊份明显后劲不足。
近几年,来伊份的营收连续几年处于增速下滑的状态,2017-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36亿元、38.91亿元、40.02亿元、40.26亿元,同比增长12.35%、7.01%、2.86%、0.59%。
纵观曾经的老零食网红们,渐渐乏力,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缺少爆品和产品力似乎是他们的“通病”。这个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市场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竞争反而越来越激烈。
02
新零食网红们野心勃勃
一边是众多为业绩苦恼的上市公司,一边是融资不断的新品牌们。
上个月,坚果炒货行业连锁品牌“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就此,2014年就成立,但多年没什么存在感的它,一跃成为了零食领域的“新网红”。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一级市场上与零食相关的融资时间共计26起,其中单次投资金额超亿元的四起,薛记炒货也是近几年来获投金额最大的品牌。
新零食网红野心勃勃,迅速扩张。
根据薛记炒货的计划,2022年全国门店数将拓展至1000家以上。截至目前,薛记炒货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达到700家。
一个共同点是,不同于洽洽、三只松鼠这些老网红品牌的包装形态,新网红品牌更加突出产品的新鲜炒制、散装销售。
比如,薛记炒货打出“良心炒货”的概念,在江浙沪起家的琦王花生则强调“小锅慢炒”、欢喜花生在店铺内打出“国民炒货”的标语。
图源琦王花生官方微博
更关键的是,他们都采取自产模式,而非贴牌代工。在这些品牌的不少店面中,可以看到现场加工、翻炒的机器。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新鲜,正迎合了新一代消费者注重食品质量的心思,但这样的制作流程,也必然决定了价格昂贵,也劝退了一些消费者。
一位在济南的消费者则更愿意将薛记炒货叫做“薛记金店”。她告诉连线Insight,“薛记家的东西虽然品质不错,但价格也很贵。”
另一家获得资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