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推出产业人才培养的“鲲鹏计划”后,全球领先的区块链产业集团欧科云链集团于4月26日,正式宣布启动了区块链科普行动——“星途计划”,行动包括将在全国范围展开系列沙龙,加大力度推进区块链科普进机关、进国企、进校园等,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积累与产业优势,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构建起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区块链科普教育生态,与此同时,直击区块链科普现存痛点,推出简单易懂的“秒懂区块链”公益短视频课。该计划旨在全维度推动社会建立对产业更清晰的认知,与“鲲鹏计划”一道助力数字经济及区块链产业本身健康发展夯实“人才”和“产业认知”两大基础。同日,欧科云链集团在北京开启了“星途计划”框架下的首场区块链沙龙。
“以星星之火,照漫漫征途”,欧科云链集团副总裁胡超以此总结“星途计划”的愿景。他介绍,作为战略新兴技术的代表之一,席卷全球的区块链技术革新正在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一场将对经济社会底层逻辑带来结构性重塑的漫漫征途,而“科普”是助力全社会及各领域人士加深对区块链认知的有效手段,犹如星星之火,虽然可能并不起眼,但可以点亮人们的区块链思维,也照亮这场漫漫征途的前行之路。
欧科云链集团副总裁张超从技术层面解析,区块链与人工智能、IoT、5G等新技术需要协同作用,在新基建构建中,各有其能效,他们将整体形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区块链将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月,区块链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这已是继2019年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0年被纳入新基建后,再一次被政策重提。业界也普遍共识,区块链被称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级的信息技术”、战略新兴技术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
然而,根据欧科云链研究院近期的一份区块链科普现状问卷显示,在所有1580份有效反馈结果中,仅有6.08%表示“懂区块链”。在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同样的新技术代表学习难度对比中,区块链被认为是第二大“最难懂”的技术,占比达到38.51%。有91.89 %的人对学习区块链感兴趣,更是有18.92%“非常感兴趣”。目前,他们主要通过网页搜索(68.92%)、短视频(66.22%)了解区块链,最感兴趣的内容有区块链概念及应用,选择此两项的比例均接近70%。
胡超进一步介绍,当前区块链科普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将区块链“妖魔化”的阶段已过,但“污名化”的不良影响仍然存在,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为区块链正名。第二,区块链“万能论”甚嚣尘上,“区块链+万物”的不准确认知呈现蔓延趋势,在区块链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方向性错误。第三,区块链专业人才匮乏,成长土壤欠佳,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日益凸显,亟需提升社会化认知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区块链。第四,目前市场上的各类所谓区块链科普内容普遍晦涩难懂,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很多打着区块链旗号收取高昂学费的劣质培训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个产业层面而言,区块链专业人才仍然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从未来5年发展看,人才预估缺口相当于目前从业人数的11倍。而且,区块链学科教育才刚刚开始,高校区块链专业去年才开始招生,今年又有14所高校增设区块链专业。 “这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积极的利好,”胡超表示,“作为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的区块链企业之一,我们也希望发挥自己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包括教育界在内的政产研学用各界一道,为区块链专业人才的培养共同努力。”
据了解,欧科云链集团“星途计划”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欧科云链集团将在全国范围全新推出并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块链主题系列沙龙,内容包括技术、产业、应用、政策等各个层面的通识科普,以及实时的热点解读,以灵活度高、互动性强的沙龙形式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培育更加浓厚的区块链氛围。
第二,欧科云链集团将在已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区块链科普进机关、进国企、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积累与产业优势,积极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产业内外各方力量,加大面向重点人群的科普教育力度,共同构建起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区块链科普教育生态。
第三,欧科云链集团将重点打造并持续更新公益科普短视频课《秒懂区块链》,该课程共500集,每集最长只有180秒,从宏观逻辑、基础概念、应用场景、发展趋势、行业热点、财富机遇等多个专业维度,以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和生动活泼的短视频形式帮助广大互联网用户更好学习区块链。
在此次欧科云链集团区块链沙龙现场,胡超、张超分别在通识、应用前景及技术底层逻辑科普了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融合了密码学、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新兴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公开透明等特点,区块链核心解决的是信任问题。张超举例介绍,比如在某些行业需要政府监管场景中,现方案往往要依赖政府解决信任问题,虽然高效,但是却增加了政府成本。而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某些场景下,让被监管对象实现自监管,可以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监管成本。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胡超从“工具型”应用和“颠覆型”应用两大方向进行了讲解。他说,目前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区块链应用均为“工具型”应用,即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场景需求开发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这像是传统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升级版”。他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工具型”区块链应用目前正处于规模化落地的突破期,可以预见这类应用的落地将会持续加速,未来五年或将大规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胡超认为,一项新技术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阶段上的迭代,主要看两个标志:一是底层技术的突破,二是“颠覆型”应用的出现。他进一步解释,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重构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形成了围绕移动支付的全新商业生态,并且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技术,这类应用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们是依赖于这项技术而生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说支付宝、微信支付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颠覆型”应用。目前来看,“颠覆型”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尚处于探索期,未来五年或将有“杀手级”应用的出现。
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认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胡超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公益慈善、人员流动管理、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应用实例,还讲解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贸易、票据、跨境支付、能源、游戏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基于这些案例的讲解,胡超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数据敏感型场景尤其是对数据共享和协作需求强的场景,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例如金融相关领域,目前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主战场。
张超进一步从技术底层逻辑解析,当下的各项代表性新技术,区块链、5G、IoT(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对推动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中,他们相互协同,各有各的特有作用。
在张超看来,这种新技术协同工作生态中,IoT是“眼睛”,数据的采集入口,属于感知层,是现实世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5G是“血液”,带来了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是数据传输通道;区块链是“动脉”,解决各个角色主体之间的交互逻辑和数据传输规则;人工智能是“大脑”,基于数据和模型,以更少的开发成本实现更好的系统服务,这些技术共同组成信息化基础设施。
至于各技术在发挥价值过程中的各司其职,张超举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比如计算机视觉、语义识别、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可以对终端设备搜集而来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筛取有意义的信息,先对数据进行“瘦身”。应用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将数据写入和读取等权限规则记录到链上,对数据保管进行分层处理,通过其不可篡改和数据冗余的特性,确保数据不会丢失,并且实现了明确的责任划分,解决事后责任划分难的问题。
欧科云链集团是由徐明星在2013年创立,彼时,整个产业刚刚起步。面对一个新产业,核心业务发展与产业科普等“基建”成为该集团发展脉络上的并行线。
业务层面,盯准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商用的徐明星,一直定位在为区块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至今8年,该集团已围绕区块链应用为核心,构建起多层级产业赋能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