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昨日,2019华为欧洲创新日在法国巴黎开幕。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在演讲中他表明,当前创新发展遭遇瓶颈信息产业70年来主要是工程创新。众所周知,信息产业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开始遇到了发展瓶颈,主要是理论和工程瓶颈。
同时表示,华为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的成功。创新一直都是华为的DNA。华为一直遵循全球主流标准,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创立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式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建共享,厚积薄发,持续强力投资研究与开发。
还表示,基于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产业发展和华为未来成功的基础,华为以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为思想理念,以愿景假设 + 技术突破为方法论,以信息为中心,增加布局突变的技术,以大学合作、技术投资为战略举措,投资光计算,探索异构计算发展之路。
以下是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第七届华为欧洲创新日。还记得2016年的欧洲创新日,也是在罗斯柴尔德公馆,我们宣布成立了全球第二家数学研究所,通过数学算法在工程上取得突破,以此不断推动行业和人类发展的脚步。华为扎根欧洲将近20年,在欧洲,为欧洲,一直是华为融入欧洲,贡献欧洲的主张。希望通过华为的创新能力,为欧洲的客户、伙伴等带来更大的价值,今天借此机会,我也向各位介绍一下华为战略以及下一步的举措。大家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华为,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华为当前的情况。截至第三季度,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净利润率8.7%。感谢客户、伙伴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感谢18万华为人的努力奋斗。巨大的外部压力,不仅压不垮华为,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当前创新发展遭遇瓶颈
信息产业70年来主要是工程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但众所周知,信息产业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开始遇到了发展瓶颈。首先是理论瓶颈:现在的创新主要是把几十年前的理论成果,通过技术和工程创新转换成市场需要的产品。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香农定律,是70年前,1948年发表的,而5G时代,编码几乎达到了香农定律的极限。其次是工程瓶颈:摩尔定律驱动了ICT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前CPU性能每年提升1.5倍,现在只能达到1.1倍了,ICT发展遇到了工程瓶颈。华为当前也逐步进入了无人区。面向未来,将如何突破这些瓶颈?面临着巨大挑战。
过去创新1.0:
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和工程创新
是华为过去三十年的成功基础
华为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的成功。创新一直都是华为的DNA,下面我将从总结过去和面向未来两个维度阐述华为的创新战略。
遵循全球主流标准
首先,华为的成功是遵循全球主流标准。只有主流标准才能孕育大产业,才能成为领先者。华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零部件、软件及平台,与世界同步,才能更快地进步。华为与全球400多个产业组织合作,在欧洲加入了44个标准与产业组织,累计贡献文稿超过2000篇,与产业玩家一起贡献技术标准。比如在5G方面,华为通过5GPPP与欧洲伙伴一起在5G领域实现了全球标准协同,定义了全球5G基础研究的节奏和方向,推动5G产业的发展。面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等新的产业方向,与奥迪、宝马、戴姆勒等伙伴成立5GAA,与ABB、西门子、博世等伙伴成立5G-ACIA等产业联盟探索孵化联合创新,推动中欧协同。华为还在400多个重要组织中担任董事会成员,包括IEEE-SA、BBF、ETSI、TMF、LinaRo、OpenStack、OPNFV和CCSA等等。
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创立联合创新中心
第二,华为的成功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创新的成功。2005年我作为欧洲地区部总裁,负责欧洲市场拓展。欧洲市场是国际主流通信设备公司的本土市场,低价竞争只会扰乱市场,只有技术领先和创新才可能被欧洲领先运营商所选择。我们站在客户视角,站在帮助客户商业成功的角度主动创新。2005年,华为突破传统基站的模式,开发了业界第一款分布式基站,解决了欧洲运营商基站站址难找,安装困难,耗电和运维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更快、更便宜地建设移动网络。2007年,又在业界率先推出了SingleRAN基站,实现2、3G基站合一(现在可以2G、3G、4G、5G合一),首先在德国慕尼黑成功商用。这些系列化的创新,其价值不仅仅是帮助运营商降低30%TCO,更是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的门槛,提高了建网速度。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巨大技术和商业优势,也成为了行业的事实标准,并引领了无线产业的发展方向。2006年,华为与Vodafone建立了第一个联合创新中心,真正的从客户战略、产品方案、商业模式、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与客户深度合作创新,牵引客户需求,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实现商业成功。发展到今天,我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了遍及全球36个联合创新中心,近一半分布在欧洲。华为先进的产品广泛被欧洲客户接受,奠定了华为国际一流公司的地位。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建共享
第三,华为的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围绕着全球技术要素及资源,在全球建立了超过16个研发中心,60个基础技术实验室,包括材料、散热、数学、芯片、光技术等等,围绕着人才和资源,建立研究中心。产业的竞争,也是产业联盟之间的竞争,而产业联盟必须是开放的、先进的。2016年4月,我们与客户和伙伴成立了绿色计算机产业联盟,共同拓展基于ARM的绿色计算机产业,目前已有50多家成员单位。为了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华为在2018年2月发起并推动成立了跨行业、跨产业的GIO(全球产业组织),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规范、标准和节奏,从抢蛋糕到做大蛋糕,做大产业空间。一周前,我们刚刚在巴塞罗那进行了第四次会议,发布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取得了重要里程碑进展。
厚积薄发,持续强力投资研究与开发
第四,压强原则,厚积薄发。技术、解决方案创新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在研发领域的投资不惜成本,不仅投资于现在,同时投资于未来。早在96年,我作为公司的预研部总裁,负责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规划和孵化。公司当时就明确要求预研费用必须占研发费用的10%以上,现在要求提高到20%以上,也就意味着每年20-30亿美金,投入到前沿和基础技术研究。华为2018年研发费用达到150亿USD,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排名前5位。公司在全球现有超过8万研发人员,占总人数45%左右。
看得见的是产品,看不见的是背后的技术
我们看到的是产品,而冰上之下的核心技术才是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包括数学、芯片设计、材料、散热等。早在1991年,华为就设计了第一片ASiC芯片,并成立了芯片设计室,也就是今天的海思公司。现在海思的麒麟99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5G手机芯片,其实早在2005年,那时我作为海思总裁,就决定开发3G手机芯片了,今天看到的技术进步,都是研发长期的投入,压强原则和厚积薄发取得的。华为有60多个基础技术实验室,700多数学博士,200多物理和化学博士。这些都保障了持续的技术领先。
华为创新的未来之路
以上的案例,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也即创新1.0,今天产业遇到瓶颈的根源,在于理论创新的滞后,没有理论的创新,很难突破技术的瓶颈。面向未来,华为的创新该如何进行?
人类将进入智能社会
我们认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智能社会有三个特征,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在智能社会,万物可感,感知物理世界,并转变为数字信号;网络联接万物,将所有数据实现在线联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实现万物智能。由于有了先进的ICT技术,这三大特征才能实现。ICT基础设施(比如5G、物联网、AI等)将是智能世界的基石。
HoRizon EuRope:
面向未来的宏伟计划
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报告《投资未来:欧洲2021-2027数字化转型》。报告指出,在地平线欧洲期间,欧盟将推出数字欧洲计划,重点投资5大领域方向: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与信任,先进数字技术,以及确保在经济和社会中广泛使用数字技术。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计划。此外,很高兴看到,欧洲从战略、政策、运行和产业等各个维度的提出数字主权诉求,这是非常英明、非常正确的,是世界信息社会发展的灯塔和标杆。过去我们重视物理边界,因为是地缘政治,当信息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以后,提出数字主权是对国家发展有必要的,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另一方面,数字主权并不意味着数字柏林墙,全球的开放合作,在数字世界更为重要。ICT是产业的数字化底座,华为将用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协助欧洲伙伴,并与欧洲伙伴一起,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中保持优势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并构建欧洲自主的数字基础设施。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华为的创新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的研发,同时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