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7月9日 0

互联网的故事

互联网的故事来源/互联网那些事

知乎一网友分享了自己在亚马逊上见到的“奇闻奇事”:

互联网的故事

按照当前汇率计算,10袋大面筋在英国卖出了245人民币的高价,24.5元的单价是国内的6倍之多。

更是有媒体将辣条称之为“外国人的奢侈品”,是国之骄傲,是我们打开海外市场的钥匙。

01.拥有神秘东方力量的仪式!

几年前,美国奢侈品电商Gill曾将老干妈奉为尊贵的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

互联网的故事

荣获同等待遇的辣条自然不甘示弱,除了定价是国内的5-10倍以外,其销量还在猛增,近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达到120%。

有位美国博主在街头采访时邀请了几位路人品尝辣条,他们给出的第一反应除了“特别像肉”,还有“如果我有女朋友,我不会给他买钻戒,我会给他买辣条”的惊人言论。

互联网的故事

还有一位品尝过味道的小姐姐立马举起自己的手机拍下了这一人间美食,生怕过了这村也不知道上哪儿才能买。

互联网的故事

在留学生当中有一种可以强行注入东方力量的神秘仪式:给自己的外教老师吃辣条。

即使是精通学术的教授老师,品尝过辣条后也只能词穷到用“Amazing”来形容,他们往往会沉醉在辣条的怀抱中,并央求再分一袋带回家给孩子吃。

互联网的故事

根据天猫海外平台上数据显示, 2020年下半年中国辣条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20%,出口至160国,近至东南亚,远达南美的阿根廷,在这160个国家中,日本是最大的进口国。

而日本人对辣条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东西怎么这么像肉?好“肉”要配好酒,中日和平观光社的官方账号就曾介绍过辣条,称其作为日常的下酒菜刚好合适。

互联网的故事

辣条确确实实火到了国外,也确实让其影响力扩大到了一定程度。

譬如吃食小而精、清淡生冷,几乎和辣味绝缘的日本,辣条的征服之旅并没有那么顺利,考虑到日本的距离和在日华人的数量,日本成为最大出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同胞们产生了吃货共鸣。

“大部分外国人连辣条是什么都不知道!”男友美国籍的小Q说道,“我男朋友拒绝吃一切垃圾食品,因此不吃辣条。欧美的朋友也非常注意饮食,所以这种添加剂特别多的零食也不吃。”

尽管MADE IN CHINA是外国人最深的记忆,但辣条在歪果仁眼里还是难逃“不健康”的标签,地域、口味习惯的差异不容忽视,几乎在所有日本人的辣条测评中,他们都称辣条“太辣了”和“吃不太习惯”。

为何国内外辣条会有这么大的差价?

首先中国辣条运输到美国需要较高的运输费用,并缴纳较高的关税,而美国商场的盈利能力远高于中国,此外若是美国产的辣条,其生产质量要求及人力费用都是远高于中国的。

互联网的故事

也就是说,在美国做辣条相当于做跨境电商,看似暴利的辣条,实际上利润还不足一半,且有网友透露,在国外的购物网站上,辣条的购买人数并不多,几乎都是中国的留学生购买。

并且要想将辣条寄到国外去并不容易,在国际件中辣条属于敏感货物,因为食品在国际上流通是需要商检以及卫生许可等等条件,而私人邮寄提供不了所需要的资料及证明,因而无法邮寄。

最主要的还是通关的问题,辣条的很多成本并不一定符合当地的食品安全标准,而要在当地管理部门检验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其次一条好的渠道亦很重要,便利店、超市需要自己去谈,而网销却又不一定能做出销量。

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就算你是摆摊也得有卫生许可证,否则不光要罚款,没准还得蹲号子。

卫龙为了帮辣条正名,建设了自己的厂房并成功使得辣条摆脱“三无”标签,尽管如此,仍有黑心商家盯上辣条这一赛道,明明可以靠口味征服世界,却偏偏走上一条不归路。

02.口味强输出≠走出国门!

2015年,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来了两名特殊的患者,分别是3岁的女童小景和两岁的表弟小波,两个孩子因平时由爷爷奶奶看管,平时拿了钱就会去村里买5毛1块的辣条吃,最后导致嘴巴溃烂,无法进食。

互联网的故事

大家有个统一的误解:辣条就是垃圾食品,实则不然。

辣条通常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与油、水、盐、糖混合,外加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混合而成,而从科学角度讲,食品添加剂只要经过正规厂商生产,达到不过量的标准,是对身体无害的。

但若过量食用便可能引发过敏性疾病,上火;若生产产商添加的增加剂过量,便会产生致癌的风险,严重者还会感受到生命的“危险”。因而只要食用经过安全检测、不过量的辣条即可。

互联网的故事

辣条先天又香又辣的口感容易激起人的胃口,几乎是掌握了人类的味蕾财富密码,尽管西方人的口味普遍比较清淡,喜欢吃生、冷、腥、嫩、甜的食物,但对零食比较痴迷,辣条的零食属性正好补齐了这一缺陷。

欧美人吃辣,但他们的辣椒多数来自于胡椒,而非辣椒,尽管有少数欧洲人喜欢中国的辣,但他们对辣椒的抵抗能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