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讯 · 2024年1月17日 0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微博回港二次上市进入倒计时!

预计上市日期12月8日,发行价定为272.80港元/股,募资金额不超过42.68亿港元(约合5.47亿美元)。

当网易云音乐上市破发,“对门”的微博又会如何?

此前在11月29日- 12月2日的招股中,尽管高盛、瑞士信贷、中信里昂证券和中金公司等上市保荐人阵容华丽,但微博并未获得足额认购。

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上半年,微博的营收状况已从疫后恢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2021年三季度营收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同时,微博三季度MAU(月活跃用户)达5.73亿,DAU(日活跃用户)达2.48亿,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作为已有12年历史的“熟龄”产品,微博隐忧重重:净利承压下行、各项成本高企;营收高度依赖广告。面临短视频分流、垂直领域竞争者,微博的新故事似乎缺乏想象力:它的未来,是转型还是守土?

净利承压成本高企

新浪微博是群雄纷争年代的“幸存者”。

微博诞生于2009年,彼时脱胎于博客的“微博”是最炙手可热的概念,2011年前后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入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同类产品群雄逐鹿。最终,只有新浪微博杀出重围,让“微博”从品类词成为自身专属。

作为中国社交平台的开创者之一,微博于2014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21年11月开启港股二次上市,将于12月8日正式登陆登陆港交所。

「不二研究」发现,微博的营收状况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12年开始商业变现,2014年四季度微博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2020年微博的收入保持着26.7%的复合年增长率。

招股书披露,2018—2020年微博的收入分别为17.19亿美元、17.67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收入有所下滑。

从单季度来看,财报显示微博2021年三季度营收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4%。今年前九个月,微博收入共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39%。

但净利润则不具备这样的增长势头。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2亿美元、4.95亿美元、3.13亿美元,即便是疫情前也处于下滑中;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2.51亿美元。微博三季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380万美元。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成本及费用的增加或是摊薄净利润的一大原因。2018—2020年,微博的营业成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行政开支等均逐年上升,其中今年上半年的成本及费用总额7.32亿美元,同比增加1.85亿美元,绝对值高于同期净利润同比减少的1.20亿美元。

显然成本控制还不是目前阶段微博的重要任务。以研发费用为例,2018—2020年微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99亿美元、2.84亿美元和3.24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4.54%、16.07%和19.18%;今年前九个月,研发费用共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即将追平去年全年的投入力度。

不过,虽然营收表现可圈可点,但受二次上市折价和港股打新遇冷的大环境影响,市场并未对微博此次回港表现出太多热情。

公告显示,微博回港二次上市发售股票110万股,此前拟定的价格为388港元/股,需募集资金4.27亿港元;国际配售990.0万股,募资金额为38.41亿港元。截止12月1日最后一天申购,微博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2.69亿港元的申购,仅占其可申购总金额的63.0%。最终微博每股发售价确定为272.80港元,较最高价减少29.7%。

若说美股市场并不能完全理解中概股的逻辑,才导致微博的美股估值较低;此番回港二次上市不佳的招股表现,足以说明互联网的泡沐正在破裂。若是微博仍旧困于“外强中干”的财务泥潭,以连年走低的净利润和不加控制的成本来应对业绩检验,市场对其的认可度只怕会越来越低。

变现高度依赖广告

经过12年的发展,微博已经成为现象级的社交应用产品。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微博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达5.73亿,同比增长6200万,其中移动端占比为94%;DAU(日活跃用户)数量达2.48亿,同比增长2300万,再创历史新高。在活跃用户中,年轻人居多,超过75%在1990年之后出生。

极光大数据显示,三季度各大社交APP的MAU次序为:抖音(6.3亿)>微博(5.7亿)>快手(3.2亿)>B站(2.7亿),微博正处于两大短视频平台的夹击之中。

不过细看之下,微博的用户增速并不稳。2018 —2020 年,微博MAU分别为4.62 亿、5.16 亿和5.21 亿,同比增长率由11.69%萎缩至0.97%;DAU分别为 2.00 亿、2.22 亿和2.25 亿,同比增长率由11.00% 降低到1.33%,意味着“野蛮增长”的时代几近结束。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作为商业逻辑成熟的老牌社交平台,微博的收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及营销收入,二是增值服务收入。

其中广告及营销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上半年该收入分别为15.00亿美元、15.30亿美元、14.86亿美元和8.92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87.24%、86.60%、87.94%和86.35%;2021年三季报显示,当季广告收入5.38亿美元,占比88.5%。

灼识咨询预计,在线广告市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社交媒体广告所占比重将持续扩大,将由2020年的18.2%提升至2025年的26.1%,预示着以广告营销为主营业务的微博仍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微博的广告主数量正在连年下降。2018—2020年,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分别为290万、240万和160万,疫情前就已经开始减少;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的广告主数量为8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0万。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除了大环境影响外,客户被对手分流也是微博广告收入下滑的一大原因。短视频的崛起不仅侵吞了微博的用户时长,也会凭借更加精准的推流机制提升变现效率,分流微博的品牌曝光及信息流效果广告,挤占微博的广告份额。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1年上半年,媒介行业广告收入占比里,短视频占比42.6%,其中抖音以30.2%位列第一,微博社交占比下滑到1.7%,略微高于小红书、抖音火山版及QQ,竞争力已经不及往日。

在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APP流量价值总榜》中,微博以239.4亿元的用户流量价值,仅位列第九:前有抖音难望其项背,后有快手穷追不舍。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而另一项主营业务——增值服务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微博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2.19亿美元、2.37亿美元和2.03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增值服务收入为1.41亿美元;根据三季度财报,三季度单季收入为6980万美元,同比增长42%。除会员业务每年稳定上涨,其余业务均处于较大的波动幅度中。

可以想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微博都没法摆脱单腿行走的业务模式。但广告业务并不能保证微博高枕无忧,相反,从用户流量价值分析,微博面临的危机远大于用户规模上涨的喜悦。

“熟龄”微博没有新故事

作为“熟龄”产品,微博见证了诸多互联网业态的变迁。

从十年前图文社区大行其道,到如今短视频侵占用户心智,微博已由当初的引领者逐渐掉队成为“跟风者”,逐渐为后来者超越。

根据极光大数据,短视频行业人均日使用时长不断提升,2021年Q3人均日使用时长均值已达到234.6分钟,同比增长20.5%。抖音2021年Q3日使用时长均值为144.6分钟,快手用户日使用时长均值也达到125.3分钟。

12岁的微博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还有新的发展吗?

除了形式之外,技术上微博也优势不再。纵观抖音、快手、B站、知乎、小红书,几乎都是以算法驱动的模式,基于用户对内容的反馈来优化推送,而微博仍维持着门户网站的遗风,追求全平台传播,在算法的外衣下,还有着人工编辑的遗留。并且在其他内容平台都开始走向封闭化,试图将用户推进“信息茧房”的时候,微博的机制还是鼓励分享,对用户的偏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