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4年9月20日 0

探讨新三板的挂牌价值

新三板自2015年推行以来,从最早的企业、券商挤破脑袋也想往里钻;再到开办近10年后企业、金融界的退避三舍、噤若寒蝉,“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所)”的热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从当前大量创业者及业内人士对新三板的态度来看,“没有融资功能”是公众对新三板最大的槽点;除了融资功能弱以外,股权流动性差、维系成本高(含挂牌成本、信息披露等合规成本、税收成本等)也是业界对新三板的普遍判断。

那么,新三板真的没有价值么?

1.案例:惨痛的挂牌代价

案例1:某传媒公司,年营收1500万元,资方通过整体并购谋求挂牌

QF传媒为美食类专业传媒平台,年营收1500万元,在区域市场拥有较高知名度及渗透率,2014、2015年新三板火热推行阶段,上海资方通过整体收购形式将该公司纳入囊中,并快速进行股改,谋求成为第一批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在整体收购后,公司创始股东套现走人,CEO继续留任。

在2015年挂牌未遂之后,公司业务逐步衰退,收购方通过拿政策补贴等方式实现收购投资额的变现退出,公司平台最终萎缩并退出市场。

案例2:沿海某知名烘焙企业,年营收近10亿

背景:2015年,在企业可以挂牌创业板跟挂牌新三板之间,选择了挂牌新三板,基于合规需求,挂牌前后合规成本及纳税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在挂牌多年之后,由于股权流动性、融资属性欠佳,企业选择从新三板退市,受疫情、经济景气度等影响;公司不复IPO前后势能,老板坦言:创业板与新三板之间,一个选择,相差了20个小目标。。。

案例3:东部某汽车地毯企业,年营收约1亿+元

背景:公司主营汽车用地毯,以外贸出口为主;由于公司业务以OEM代工为主,缺乏科技性与创新性,公司成长性、竞争壁垒及核心竞争力一般;为了挂牌新三板,公司前后花费了2000多万费用(含挂牌费用、合规、补税等费用)。老板坦言:“虽然花了数千万,但我并不后悔”。

但是,每年数十万的合规及信息披露费用;遥遥无期的融资及转板,让企业背上巨大的财务压力及精神压力(退市有面子及心理负担)。

案例4:三线城市某玻璃制造企业,年营收近亿元

三线城市某玻璃制造企业,2015年挂牌前后年营收3000多万元,在某券商的辅导之下,公司于2015年成功挂牌,作为身边挂诸多申请挂牌企业“唯一挂牌成功”的企业,创始人“兴奋的一夜睡不着觉”,公司也由传统的建筑玻璃,摇身一变成新材;然而,在公司挂牌多年,发现“做市商”并不能帮助企业获得融资及股权溢价之后,公司怅然若失,默默退市。

案例5:从文仪公司到礼品团购的公司,年营收2亿+

在新三板挂牌浪潮中,还有这么一家公司,在区域市场内的办公用品市场,拥有广泛的分销网络与市场份额;公司挂牌新三板之后,一度信心满满,期待通过资本的加持,让公司业务再上一层楼;然而在挂牌多年之后,发现公司股权无人问津,在持续投入多年之后,老板重新审视新三板的价值与退市的必要性。

简评:从上述5个案例来看,5家企业先后“折戟新三板”,原因各不相同,包括对新三板融资属性的不理解、企业自身业务缺乏成长性与竞争力、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缺乏等;由于这些创业企业对新三板的“不了解、不理解”,每家企业几乎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其实这些企业但凡对“企业价值评估与管理、不同证券交易所的区别”等知识有所了解,就会知道除了新三板自身的融资功能、流动性不足外,上述企业自身的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都存在明显的纰漏与问题:汽车地毯、建筑玻璃、礼品公司等,明显都属于传统的产业,缺乏成长性与竞争壁垒;挂牌的意义与价值明显不大(主营业务需要重新定位与规划)。

国家设立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的初心,是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些融资一定是对那些有技术壁垒、具成长性的项目更友好,一般的传统企业,在媒体、券商等的鼓惑之下,很容易就成为“第一批被吃的螃蟹”。

2.新三板的正确开启姿势

案例6:某垂直产业网络门户平台

LS网作为零售流通领域垂直门户网站,年营收近3000万元,每年净利润约500万元,为了稳定团队及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创始人将公司股权释放给包括团队项目总经理及中层以上全体干部,同时向国内零售流通上市公司平价释放了不少股份。

由于新三板企业分红不用额外缴纳所得税,因此公司每年几乎都把企业盈利进行分红,以一名持有公司2-3万股的中高层员工为例,每年从公司获得分红为原始股投资额的6%左右,员工股东及产业财务股东对公司的营收及分红均比较满意。

公司已基本完善三层治理结构设计,项目主要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全权负责,创始人及产业股东不用操太多的心,项目全权由经理人团队运营打理。

案例7:某县级市农商行

FQ农商银行为FQ市银行,FQ市作为中国百强县(县级市),城市民营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融资需求旺盛,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FQ农商银行每年净利润约3亿元左右,挂牌新三板后,基于挂牌企业的股东分红免税政策,公司基本上每年都把盈利的60%-80%用于股东分红;该银行许多股东均为当地实业企业老板,基于公司的分红政策,股东满意度普遍较高。

案例8:某垂类电商平台

XCF为某垂类电商头部平台,年营收2亿多元,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左右,作为餐饮食品类相关垂类电商平台,公司曾先后进行了天使轮、A轮,B轮等三轮融资,B轮曾成功融了3000万美元。

公司原计划走VIE架构,往纳斯达克IPO方向推进,受中美政治环境、金融环境的影响,公司融资及扩张步伐进行了战略控制,在B轮融资到账后的一年内,连本带息,把3000万美元投资款返还投资人。

作为一家一开始就按公众公司架构设计的创业公司,公司连创始团队、二轮投资人加起来,一共有7-8个大小股东,公司在财务透明、内控合规、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全对标股份公司规范体系执行。

创始人问首席价值官CVO:“虽然公司合规基础良好,但每年都得面对7个大小股东信息披露与沟通垂询,沟通时间成本、压力挺大的,您觉得如果XCF去挂牌新三板如何?有哪些优缺点?”

首席价值官CVO:完全赞同,几大优点:

1、股东分红免税。

2、公司已有较好合规基础,合规成本较低,挂牌后无需像当前一样面对诸多股东的逐一沟通交流。

3、挂牌后企业股权明码标价,股东间及外部潜在投资人可以对企业股权进行自由交易,无需逐一繁复沟通;同时不影响公司引进产业上下游战略股东。

4、通过三层治理结构设计,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助于公司的职业化经营,有效解放创始人时间精力。

5、公司营收现金流及利润足以支撑挂牌后维系成本,挂牌核心目的在于优化治理结构及沟通效率、提高股权流动性(而非融资);公司业务具成长性及想像空间,如果成长良好,后续具备直接转创业板的机会。

3.新三板的价值与必然性、必要性

1、精税4期背景下,国家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督导管理的规范性要求、信息化要求、标准化要求会越来越高;新三板这种“标准化、规范化”平台,将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是国家实现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分层设计,正是基于新三板推行近10年来实际情况与问题的深化与调整。

2、在全球货币增发及国家金融政策持续开放背景,中国的中小企业股权必将对标纳斯达克的“机构投资、投早投小”。

那么,究竟怎样的公司才适合挂牌新三板呢?

1、从企业价值评估角度,企业有巨大成长空间与增长潜力。

2、企业有资本运作基础及资本属性。

3、项目设立之初,就有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等属性,先通过新三板拆解合规及挂牌成本。

4、企业不急着融资或有其他融资渠道,企业拥有合规能力及意愿。

5、拥有未来转板的业务属性及可能性。

6、股东众多,沟通成本高,有稳定现金流及利润,即拥有支付每年审计、年报等基础挂牌费用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