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寒武纪的水花有点大。先是发布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41.19%。紧接着,寒武纪马上发布了国内第一款公开发布支持LPDDR5内存的云端AI芯片思元370,以及基于思元370的两款加速卡。也是在不久前,寒武纪正式宣布进军车载芯片,据寒武纪行歌高管确认,寒武纪行歌正在研发一款基于7nM制程的SoC产品,且将于2023年实现量产。时值创立五年八个月,上市一年三个月,从上述动作来看,寒武纪依然在坚持着做自己。用此前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来说,就是,”我能做的只是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把精力都放在产品研发和服务客户上。苦心孤诣是成功的必由之路。”而且在陈天石看来,寒武纪已经经过了验证自己能做,拿出量产芯片,到了拼软件、造生态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当下英伟达等巨头扎堆的领域。那么,在肯定与争议的背后,在不断坚持研发的背后,寒武纪的底色到底是什么?重金投入研发、创立后坚持至今的产品策略我们还是先从此次发布的新品开始说起。寒武纪此次发布了推训一体思元370芯片,再加上此前发布的云端推理思元270、边缘推理思元220、云端训练思元290,寒武纪为用户提供了覆盖不同场景、不同算力规模的全系列产品。思元370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AI 芯片。基于台积电7nM 制程工艺,最大算力达到256TOPS(INT8),这一数据是寒武纪第二代产品思元270 算力的2 倍。自思元100 以来,寒武纪在三年之内已经连续推出三代云端AI 芯片,最新一代产品在工艺制程、架构、指令集和软件等方面有了全面的提升,实现了同级芯片的顶尖水平。这其中,值得指出的最新进展是,新品思元370,是在去年三季度流片、相关加速卡产品在今年二季度陆续送测客户后才进行的发布。目前,部分客户已完成测试、导入,产品进入早期销售阶段。接近寒武纪的行业人士也告诉投中网,寒武纪确实在坚持”云边端”一体化的策略研发芯片。以上述思元2系列和3系列已发布的芯片产品来看,寒武纪都会分别立项每个系列中不同的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芯片产品之间的组件可以大量复用,只是在产品发布的时间线上可能会有不同。这样做除了可以提升研发效率之外,另一个好处是,寒武纪可以直接选择如何对标竞品,来形成自己的产品市场策略。比如,寒武纪的思元290就在英伟达的V100和A100之间,直接杀出了一条血路。至于具体的芯片研发策略,因为一款芯片通常从研发到量产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所以会提前根据市场分析、竞品分析、财务测算、完成时间来提前布局,这也是由芯片特殊的产品生产流程所决定的。提及此,该行业人士还告诉投中网,此前寒武纪做IP卖给华为,应该也是基于这样的研发逻辑来运作的,因为IP只是寒武纪研发过程中”沿途下蛋”的产品之一,是看到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潜力,但IP生意本来天花板也很明显。其实从一开始,寒武纪定位就在智能芯片领域,直接对标英伟达,不管华为当初是不是选择自研,寒武纪都不会在IP上固步自封,而其随后建立起的一整套”云边端一体”产品矩阵让寒武纪的通用智能芯片定位逐步清晰了起来。”能看出来,在寒武纪的几大产品板块中,最重要且最核心的还是其智能芯片产品,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应该是智能芯片(包括云端和边缘产品)、终端智能处理器IP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等产品及服务的集成,整个产品体系可以应对不同行业的不同客户。”而这一点,自寒武纪的招股书到历次披露的财报,都是一脉相承。以2021年半年报为例,其中提及,边缘业务线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本报告期收入比重的60.74%,云端业务线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为32.50%。除此之外,寒武纪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在本期实现收入8,374.38 万元,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739.52%。而在第三季度报中,寒武纪实现营收8454.65万元,同比增长20.22%;前三季度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41.19%。由此看来,除了2017年与2018年来自华为的收入贡献之外(华为麒麟970与麒麟980 AI处理器均采用的寒武纪的芯片IP方案),寒武纪确实已经不断地增加应对风险的措施。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目前,寒武纪的主要产品确实包括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与上述产品配套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招股书中也曾显示,2016年起寒武纪推出终端智能处理器产品,以处理器IP授权模式进行销售。2018年以来寒武纪推出思元100、思元270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加速卡形式进行销售。2019 年11月,寒武纪推出思元220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实现了终端、云端、边缘端产品的完整布局。这一点,在此前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接受甲子光年的采访时也有提及,陈天石当时表示,寒武纪云边端的产品都做,不过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有不同侧重点。”终端我们自己不做芯片,把处理器IP授权给别的厂商做芯片。IP只是业务板块之一。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只做一家IP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不是一家IP公司。当然,除了卖芯片和IP,寒武纪还开辟了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这一新的业务线,以丰富自身的生态。为此,寒武纪为云边端全系列智能芯片与处理器产品提供统一的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CaMbRicon NeuwaRe,并通过持续研发和升级,以适配更多的芯片。此前,在上市回复问询中,寒武纪就强调,”寒武纪定位于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采用的是类似安卓理念的中立生态策略,底层芯片与系统软件都充分服务客户和开发者,但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基于芯片进一步提供应用软件或算法)的业务,避免与自身的芯片客户发生竞争,通过中立来吸引更多客户。因为有了生态,未来云端芯片在切入客户之时,整体难度会下降,且也希望用户可以再回过来采用生态,一旦良性循环起来,生态可以增加更多用户的粘性,不断迭代,从而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寒武纪做的是通用芯片,应用性是通用芯片非常重要的特征,这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硬件堆钱堆人堆时间就可以弄好,但软件不是这样,一旦没人用,就会缺乏数据迭代,长期以往就会变成一个自己玩的游戏。寒武纪也从未放弃对新赛道的探索,目前寒武纪已经进军车载智能芯片领域,控股子公司行歌科技获蔚来、上汽、宁德时代投资。此前寒武纪还和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智能驾驶芯片产品和技术、汽车数据中心、资本及科研等几大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对于此次合作,还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评论称,一汽集团此前尚未与国内外通用智能芯片领域的公司签订集团层面战略合作协议,能够看出来这次合作是一次高规格的深度合作。而有产品就有研发,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广受质疑的研发支出的问题。究其原因,自成立后,寒武纪在研发方面从来不吝投入。根据其过往数据,2017年到2020年,寒武纪营收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和4.59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 万元、2.40亿元、5.43亿元、7.68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80.73%、205.18%、122.32%和167.38%,寒武纪的营收暂时还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寒武纪称这是为进一步推进”云边端车”产业布局、保持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优势,积极引进高端优秀人才,增加产品线的研发投入所致。在半年报中,寒武纪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4.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8亿元,是总营收比例的301.38%。对此,投中网也问询了下相关行业专家,其对投中网表示,研发投入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研发支出的绝对值大,一种是研发占整体营收的比例大,寒武纪是后者,因为需要承认,目前公司的营收整体还没上规模,除此之外,当下,芯片行业,高端人才相对热门,薪资上涨特别厉害,人才又相对有限,整个市场上挖人的压力很大,提前做出一些的应对之策是必要之举。这样看来,寒武纪研发费用的增长,或许可以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数的增加,一部分是平均工资的上升,后者这两年上涨非常厉害。”互联网大厂把芯片人才的薪水拉升了”,而为了做软件做生态,寒武纪不得不跟互联网大厂一起抢夺人才。除了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和研发资产折旧摊销的增加之外,寒武纪曾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已于2020年12月28日和2021年8月19日分别授予激励对象440万股和720万股,或许也是所谓的应对之策之一。在回答最新券商调研的问题中,寒武纪也提到,公司矢志成为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人工智能芯片属于计算芯片范畴,研发复杂的计算芯片需要持续充裕的研发投入,用于芯片底层基础技术的升级迭代、各产品线新产品的研发。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AI芯片之路道阻且长众所周知,芯片行业呈现典型的”投资前置,收益后置”特征,产品从起量到规模化量产销售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相比其他行业更难实现商业化的跳跃式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忍受寂寞的能